又作五日上堂、五日升堂、五参升座。略称五参、五上堂。谓禅林中,每隔五日住持即上堂升座,为众僧参问之禅院仪制。禅苑清规卷二有载,五日升堂激扬宗旨。初于每月一、五、十、十五、二十、二十五等六日上堂说法。其后以初一(旦)、十五(望)为祝圣上堂日(称旦望上堂),乃成一月四回之上堂;又旦望上堂与五日、十日、二十日、二十五日等四日之上堂,并称为五旦望。盖五参之法,或袭自我国昔时五品以上之官吏须每隔五日参朝一度。[敕修百丈清规卷上住持章、禅林象器笺第十一类垂说门] p114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圣正言教】 p1226 瑜伽八十九卷四页云:云何圣正言教?谓依众圣五无学蕴所有言教。卽是宣说诸圣成就如是戒、如是...脱离五盖,也就是脱离五种烦恼。...(术语)通教之通有三种之别:一因果俱通,三乘同依于体空无生之理(是因通),而断惑证理(是果通)是三乘共学之义...【离蕴计我】 p1425 成唯识论一卷三页云:中离蕴我、理亦不然。应如虚空,无作受故。...(术语)瑜祇经金刚萨埵菩提心内作业灌顶悉地品之所明,即五种三昧耶中第五三昧耶五种灌顶中之以心灌顶也。...亦名:与恶见人同事戒开缘、恶见同事戒开缘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不犯者,若不知,若屋一切覆,无四障,或半障...凡九卷。日僧义澄撰。收于大日本佛教全书卷一○五。记述日本戒律道场唐招提寺之创建、沿革,并辑录传律、明律者之事...指有一定所有者之财物。为“无主物”之对称。若为有主物而擅取之,则形成偷,犯盗罪。有主物分为二类:(一)三宝物,...(?~1153)宋代四川遂宁人。字济川。曾任给事、知事等官。壮年时,参学于佛眼清远座下,并嗣其法。复参谒大慧宗杲...济缘记·释受戒篇:“七众戒,即五[戒]、十[戒]、具[戒],该七众故。”(业疏记卷一二·一五·一一)...亦名:杀畜生戒开缘、夺畜生命戒开缘 资持记·释释相篇:“不犯亦同前[大杀戒];但无杀意,错误皆开。”(事钞记...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问: 师父教我们不执着,但如不执着,事情如何能办好? 广钦老和尚答: 办事情不执着并不是随随便便做,而是要尽心...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一个宽容的人善于补人之过,容人之短,体现出一种人格魅力。 宽容是理解、沟通的桥粱。不懂...
烧炙大地狱有十六小狱,周匝围绕。何故名为烧炙大地狱,尔时狱卒将诸罪人置铁城中,其城火然内外俱赤,烧炙罪人皮肉...
有一回,佛陀来到全是婆罗门种的一个国城。城主听说佛的摄受力很大,受教化的人很多,内心十分惶恐,害怕婆罗门的教...
女人要学做聪明的女人,懂得男人的进退,也懂得给自己储备后退的路,把握男人不是只抓住他的胃就可以了,更重的是要...佛陀时代,距只洹精舍七里之远,有一老者嗜酒如命,佛陀的弟子阿难时常前往劝谏。我无法忍受这样的限制,所以才不去...
我们看等觉菩萨。 等觉亦名一生补处。谓所证觉体与佛相等,又望于妙觉,犹有一等故名等觉。 这个等觉菩萨就是一生补...
《大方等大集经》:休息杀生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一者于诸众生得无所畏;二者于诸众生得大慈心;三者断恶习气;四...
五参上堂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五停四念 | 下篇:五参日 |
(一)地、水、火、风四大种之一。 (二)一般之风。例如,极乐庄严之一,列举有八种清风,即指自八方而起之自然清风,...
圣正言教
离盖
三通
离蕴计我
内作业灌顶
随举比丘戒开缘
招提千岁传记
有主物
冯楫
七众戒
故杀畜生戒开缘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做事不执著,并不是随随便便做
宽容是做人的美德

众生恶业感召地狱境界

一念虔诚 因小果大

六种败夫的女人
醉翁受五戒得解脱

何谓「等觉」、「妙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