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乘齐入净土之意。谓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等五乘根机,皆藉弥陀广大本愿力之强缘而齐入真实之报土。[观经疏玄义分、观经玄义分传通记卷二、卷六] p112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指于言语文句发妙悟而通达无碍。三昧,为梵语 samādhi 之音译,意即一心专注于一处而不散乱,此处指专心于言语文句...【三缘能进引生色无色定】 p0221 俱舍论二十九卷七页云:论曰:生上二界,总由三缘,能进引生色无色定。一、由因力...【相违决定】 p0837 因明入正理论云:相违决定者:如立宗言:声是无常。所作性故。譬如瓶等。有立声常。所闻性...羯磨疏·诸戒受法篇:“问:‘障戒不发,乃有无量,所以十三独名难者?’答:‘言难有二种:一、始终体定,不可延除...(术语)四万义曰:莲华部法身,金刚部般若,佛部解脱。莲华部为理,故配于法身,金刚部为智,故配于般若,斯理斯智...【略义】 p1029 瑜伽八十一卷十一页云:略义者:谓宣说诸法同类相应。又云:说不了义经故。...又名三十二大人相,一足安平,二足千辐轮,三手指纤长,四手足柔软,五手足缦网,六足跟圆满,七足趺高好,八腨如鹿...(经名)又曰:大方广佛华严经续入法界品,一卷,唐地婆诃罗译。是本经入法界品中之一分自天主光天至有德童女也。...全一卷。宋代僧本然清觉(1043~1121)着,道安注。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二册。清觉谓千里...梵语 sādhumatī-bhūmi。为菩萨十地中之第九地。此地已得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词无碍解、乐说无碍解等四无碍解,...(术语)译曰成就,但成就有所成能成之别,通于世出世之法,三密相应,因而成就之妙果,以梵语谓之悉地,为成就其妙...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问: 请问念佛要怎样念最理想?是否要观想念佛?要如何观?或是什么都不想,只念佛号,自念自听? 大安法师答: 念...日本大地震和连续的余震,让人们不由得不将关注点转向地球,地球究竟怎么啦?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完整一体...
志公禅师即宝志禅师(公元418年514年),南北朝齐、梁时僧,又称宝志、保志、保公、志公。俗姓朱,金城(在今陕西南...
佛陀真正的智慧,叫作安住心性、历事炼心。就是说人生你追求它,当然是伤痕累累;你逃避它也非常可惜,因为它是一个...
夫妻之间经常有些小冲突和矛盾,这再正常不过了,关键是如何能巧妙将这些冲突和矛盾快速一一化解。下面我就给大家提...
当我们开始观察名号的功德,而产生信心;也观察净土的庄严,而产生了愿力;这表示什么?表示你有资格念佛了,你已经...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发广大慈心。救度一切众生者。欲修无上菩提者。欲出离三界者。是诸...
凡夫众生,你要一直精进的比较困难,一段时间会很精进,出家人也是如是,在家居士也会这样。出家人一生都住在寺院里...
五乘齐入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五乘 | 下篇:五俱伦 |
(术语)犹言一事也,宗论三曰:向上一着,千圣不传。梵室寓谈曰:有名异而实同者,如台宗谓之一心三观,贤首谓之一...
句语三昧
三缘能进引生色无色定
相违决定
十三难独名难
三部三点
略义
三十二相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
初学记
善慧地
悉地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念佛要怎样念才最理想
让地球休养生息

志公禅师:十二时辰颂

追求它是伤痕累累;逃避它却也非常可惜

化解夫妻冲突和矛盾的技巧

【推荐】用三三四把佛号摄住

这样去做,地藏菩萨就能加持成就你的大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