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宋代僧本然清觉(1043~1121)着,道安注。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二册。清觉谓千里一步为初,故作初学记,以接引后进,开悟群迷,阐扬三乘十地之要,令初心者易于效习;久经效习,自有所见、所觉,进而起行,以达究竟。内容包括:佛道不可不学,生死不可不忧;欲得不遭欺诳,莫离十地三乘;般若悟心见性,名目称呼内凡;初学先求因地;初从戒定慧修,须知名目般数。此外,又论及须陀洹果、斯陀含果、法云地、妙觉地等数十项。 p279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名数)净明寺慧远之教判也。判渐教与顿教。...(界名)热地狱之第四,谓之叫唤地狱,第五谓之大叫唤地狱。...【预流果补特伽罗】 p1233 集论七卷十一页云:何等预流果补特伽罗?谓住见道第十六心剎那位。卽此见道、亦名趣入正...【大欲】 p0237 瑜伽八十九卷八页云:于大人所,欲求广大利养恭敬;故名大欲。 二解 俱舍论二十二卷十二页云:于所...凡五卷。南宋宗晓(1151~1214)编。庆元六年(1200)完成。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乐邦乃安乐国,即极乐净土之意。...(杂语)观无量寿经,释迦如来称念佛者为我善亲友。...禅宗六祖惠能,在广东韶州府曹溪,说法度生,后人遂把曹溪代表六祖。...(神名)Agni,又作阿祇尼,阿拟尼。译曰火。印度神话,地上神之最高神。吠陀八天之一。为火神,拟人化为火者也。梨...【正智】 p0500 瑜伽七十二卷五页云:何等为正智?谓略有二种。一、唯出世间正智。、二世间出世间正智。何等名为唯...(杂语)一渡也,一通也。止观七上曰:一往然,二往不然。法华论记二曰:一往三藏名为小乘,再往三教名为小乘。文句...(异类)地狱十王之一。司掌大海底正北沃燋石下大叫唤大地狱。此狱广大五百由旬,四围另设十六小地狱,查核第五殿解...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
一、初露神异 觉贤,梵语佛驮跋陀罗,古印度迦维罗卫国(今尼泊尔)人,释迦族,在少年时就以禅定和戒律的成就而闻...
《华严》一微尘中,具足十方法界,无尽庄严。此则如《大本》云,于宝树中,见十方佛刹,犹如镜像故。《佛说阿弥陀经...
此诸菩萨,皆于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虚空中住,于诸经典,读诵通利,思惟分别,正忆念。阿逸多!是诸善男子等,不乐...问: 弟子有一个问题请教,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说,具足信愿,散乱心念佛能往生。一个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人...吃素有益健康,早经医学的证实,不信请看:台视隔壁的台湾疗养院,凡是送院的病人,一律要吃素。根据统计,吃素的病...
当下能令心清凉、解脱是妙法,此妙法向自己求就有了,不用远求。令人此时此地能够远离、灭除热恼是正法的特质之一。...
生极乐世界,咱们把它基本的条件掌握住,信心、发愿、念佛,这么三个过程就行了。 一定坚信不疑,念佛要一心诚心地...小学四年级时,孙红雷得知,家里要推迟两个小时吃晚饭,因为母亲下班后,要去捡破烂贴补家用。一天,母亲轻言细语地...
初学记
【佛光大辞典】
上篇:初坛 | 下篇:初机 |
依佛制,出家之人但于日中一食,若于晨时食,称为小食;于午后食,称为后食,皆不合制。或谓晨朝之食称为轻食;于晨...
远师二教
叫唤大叫唤
预流果补特伽罗
大欲
乐邦文类
亲友
曹溪
阿祇你
正智
一往
变成王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佛驮跋陀罗尊者画传

极乐世界的空间解脱境界

一个人越有特色,功德就越不容易圆满
具足信愿的人会散乱念佛吗
为什么要吃素

勿追想过法,勿欣愿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