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pañca-vibhīsana。指五种怖畏,即见道以前之人(或称初学菩萨)有五种怖畏之心。又作五恐怖、五怖。即:(一)不活畏,初学之人虽行布施,然恐己不能活,故每每不能尽其所有。(二)恶名畏,例如初学之人虽欲化度众生而入于酒肆之间,然未能安行自若,因恐他人讥谤之故。(三)死畏,又作命终畏。虽发广大之心,施与财物等,然恐死而不能舍身命。(四)恶道畏,又作堕恶趣畏。造不善业,恐堕三涂恶道,故恒怖畏。(五)大众威德畏,于大众中或有威德者之前,恐自己言行有失,而不能善解法义,作狮子吼。[新华严经卷三十四、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九] p112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东晋名士。襄阳人,字彦威。乃习郁之后。博学多闻,以文章、史才著名,为荆州刺史桓温所器重,召为从事之职,累官至...(故事)西域记五记提婆到中天竺钵罗耶伽国一伽蓝,与外道为循环论而服之。...(譬喻)就法师弘通法华经,假喻示以三种之轨则,是曰弘经之三轨。法华经法师品曰:药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来灭...谓过去、未来之法,非实有之体,唯现在之法,其体实有。系大乘唯识之主张。小乘萨婆多部(即说一切有部)立“三世实...梵名 Bandhu-prabha,或 Prabhā-mitra。中印度摩揭陀国那烂陀寺之学者,大乘佛教瑜伽行派论师。约生存于六世纪中叶...【三种烦恼随眠】 p0202 瑜伽七十八卷十五页云:世尊?此诸地中,烦恼随眠,可有几种?善男子!略有三种。一者、害...不生也不灭,是常住的别名,也是永生的意思。涅槃经说:涅言不生,槃言不灭,不生不灭,名大涅槃。...【菩萨有四微细随烦恼】 p1132 瑜伽七十九卷三页云:复次已入大地菩萨、有四微细难可遍知难可除断诸随烦恼。彼诸菩...【谛善巧】 p1376 显扬十四卷八页云:云何谛善巧?颂曰:二自性苦故,合故,不应理。由无因,有因,及五种譬喻。如...修罗之本性憍慢,执着之念强,虽被种种教化,其心不为所动,虽听闻佛法,亦不能证悟。(参阅“修罗”4049) p4049...(寺名)Mahāyāna-saṁghārāma,摩诃衍译曰大乘,僧伽蓝译曰众园。即大乘寺也。法显传曰:于阿育塔摩诃衍僧伽蓝...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在佛陀时代的印度王舍城地方,有一位商人的儿子,因为父亲出海经商,遇难死于海上,他们家里,仅靠他的母亲做苦工并...问: 请开示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的含义。 大安法师答: 这是天衣义怀禅师所说。义怀禅师于宗门开悟后,常修净土...
示施圣藏居士 我佛教化众生。虽法门无量。要而言之。先进三皈。次受五戒。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慧能断...
社会上还有一种说法: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这种说法听起来好象有一些道理,好象恶人没人敢欺,善人到处受气。 ...每一部经、每一部论,都告诉你修行的方法,像我们念《金刚经》的人,有没有想一想《金刚经》说什么?你怎么样依《金...
所以我们要成道,就须去除这世智辨聪,时时心空如洗,内不随念转,外不为境牵,精勤锻炼,损之又损,方能成就。 六...茶,是一种健身益体、老少皆宜的优良天然保健饮料。祖国医学认为:茶乃万病之药,具有上清头目,中消食滞,下利二便...
摩尼娄陀(阿那律),在佛陀为大众开示的时候,打了瞌睡,受佛陀呵责,十分忏悔,发愿精进用功,再也不合上眼睛,因...
五畏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五派一滴图 | 下篇:五相 |
唐代僧。幼习佛道,博学多闻。从大义修习天台学,复从左溪尊者学三观,皆能精通奥旨。于宝应年中(762),声名远播...
习凿齿
提婆为天
衣座室
过未无体
亲光
三种烦恼随眠
不生不灭
菩萨有四微细随烦恼
谛善巧
修罗妄执
摩诃衍僧伽蓝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贫生童子的供佛斋僧果报
「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的含义

往生之要关,念佛之妙诀,就在此字

【推荐】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梦参老和尚:相信众生都可度

动静一如才是真定
四季都喝什么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