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净土之因与果各设五门。因之五门即五念门,指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果之五门指近门、大会众门、宅门、屋门、园林游戏地门。由此五因而证此五果。[净土论(天亲)、往生论注卷下](参阅“五功德门”1073、“五念门”1109) p107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为普贤行愿疏所举三种供养之法。即:(一)财供养,以世间财宝及种种上妙诸供养具供养诸佛菩萨。(二)法供养,依佛所说...(一)佛典中,常以山比喻涅槃,另又以河比喻生死,而有“生死河,涅槃山”之称。千手经(大二○·一○六下):“南无...(术语)文殊院之文殊,其左手持青莲华,是不染着诸法三昧之标帜也。文殊无相之妙慧,不着诸法。故云不着讲法。大疏...谓证得灭谛与道谛所断之六烦恼缘无漏法。为“有漏缘”之对称。在九十八随眠中,与灭、道二谛所断之邪见、疑相应之无...【大不善地法】 p0242 大毗婆沙论四十二卷十八页云:大不善地法有五种。一、无明。二、惛沉。三、掉举。四、无惭。...(人名)Upāli,又作优婆利,邬波离,优波离,忧波利。译曰近取,近执。罗汉名。悉达太子执事之人。是本行集经五十...真如实相离于一切妄染,故称无漏,是即空真如;又真如实相含藏一切功德,故称大海,是即不空真如。 p5789...【广大不寂静苦】 p1324 杂集论六卷十页云:云何广大不寂静苦?谓生欲界,未曾积集诸善根者。由欲界一切生趣苦具足...(界名)以寒风冰冻责罪之地狱。十六游增地狱之一。见三藏法数四十五、一名呵罗罗,又名阿婆婆皆像其寒颤,声也。...(异类)又作尼延他柯。夜叉名。译曰无咽。见大孔雀经上。梵Nirkaṇṭhaka。...三藏法数云: 一、宿命明 谓但知过去宿世受生之事,名宿命通。 复知宿世从一生至百千万生,如是姓...●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问∶ 修学佛道的人为何要有柔软心?柔软心如何培养? 慧律法师答∶ 刚硬的心叫做众生心;柔软心是佛菩萨的心,它永...
北宋初年,有一位年轻士子,饱读诗书,学富五车。由于受他母亲信佛的影响,放弃了科举仕途的道路,二十二岁披剃出家...
要做本色真正道流,直须受得勤劳,甘得淡薄,耐得岁寒,守得贫苦,当得重务,忘得名利,弃得恩爱,持得戒律,做得工...
觉林菩萨在《华严经》是十林菩萨的第九位。凡是印《地藏经》的,都把觉林菩萨赞佛的偈颂印上去。这是什么意思?告诉...媳妇对师父说:我对婆婆已经够好了,但是她仍对我不好。 师言:婆婆对你不好是她的事。但是对婆婆好是你的本分事。...
陈进池居士这位淋巴癌蔓延全身的患者,一向是怕痛、怕苦的,不太能忍苦捍劳;当他痛苦时,曾祈求要安乐死,早见阿弥...父母的恩德既然如此深重,我们应怎样做才能算是孝顺呢?佛教认为孝顺有不同的层次:一般的人对父母财、物奉养,只是...
至于念佛,必须按自己之精神气力,而为大声,小声,默念,及金刚念(即有声,别人听不见者,持咒家谓之金刚念)之准...
五因五果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五因 | 下篇:五妄想 |
(术语)大乘之妄惑,分现行与种子及习气三者,既伏惑之现行,且断惑之种子,尚有惑之气分而现惑相,是名习气。舍利...
三供养
涅槃山
不染着诸法三昧
无漏缘
大不善地法
优婆离
实相无漏大海
广大不寂静苦
寒冰地狱
尼建他迦
三明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学佛人为何要有柔软心,应如何培养

「一捂一悟」的启示

真修行须受得勤劳,甘得淡薄

梦参老和尚《觉林菩萨偈》讲述
婆媳之间

笑着进入七宝池--陈进池居士往生记实
在家佛子应如何孝顺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