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第六识(意识)与眼等五识,共同认识色香等五境。 p107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535~608)隋代僧。信都(河北冀县)人,俗姓陈。初从邺都道长法师学大智度论,尽得其义。又投道宠法师座下学十地...(术语)迷之境界,三界六道之内也。...子题:大小两乘通明净法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地持中,菩萨法,亦有净施法。涅槃亦尔。”资持记释云:“地持论云...【无相行菩萨】 p1074 杂集论十三卷十二页云:无相行菩萨者:谓住远行地中所有菩萨。由此菩萨,若作功用乃至随其欲...(植物)四华之一。曼陀罗华之译名。光宅法华疏一曰:曼陀罗华者,译为小白团华。...禅林用语。又作假解脱坑。幽鬼所栖之处,即闇黑之处;比喻拘泥于情识,盲昧无所见之境界。或指习禅求悟之过程,陷入...即因位之人。“果人”之对称。为未到佛果以前之修行者的总称。(参阅“因位”2276) p2270...(术语)图轮之耳埵也。就佛之相好而言。般若经三百八十一曰:世尊耳厚,广大周长,轮埵成就。...【二种游爱行路果相差别】 p0045 瑜伽八十六卷十四页云:复有二种游爱行路果相差别。一、心差别,二、身差别。...亦名:无主房戒释名 子题:房主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若男若女在家出家,皆为 房主 ;无此等主,故言无主。”资持...(杂名)梵语斫刍。又作斫气刍Cakṣu,义林章三本曰:梵云斫刍。斫者行义,刍者尽义。谓能于境行尽见。行尽见诸色故...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夫修善福臻,为恶祸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鲜。既共生此...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 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 与佛教相应 ...大方广佛华严经...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比如你现在桌面上有一个苹果。这个苹果的义相,我们说它的功能,假设它是五分,我们从零到十,...我们修学净土念佛法门,一定要对大乘的通途教理有所了知,这样对我们净业、净土的信心的建立才会有理论的基础。这样...
这段经文,几乎所有的古德都是扣住两个重点在解释:第一个,这个五千的人他们为什么就退席;第二个,佛陀为什么没有...(1)不要和婆婆争老公。 (2)不要在婆婆面前和老公太亲热。 (3)不要在婆婆面前使唤老公。 (4)不要在老公面前...
【原文】 海昌村民某,有老媪死,附家人言平生事,及阴府报应甚悉,家人环而听之。某在众中忽摄心念佛,媪谓曰:汝...前言 今天来讲此题的目的,是以学科学的头脑来观察分析及解释佛理,进而使诸位能因之对佛学作进一步的研究,理解,...
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佛说无量寿经》) 这种生命的价值怎么去定位?这是一桩非常...
什么样的人才能往生呢?在净土法门如何去认知多善根多福德呢?好,蕅益大师在这里非常精辟地告诉我们:唯以信愿执持...
五同缘意识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五生 | 下篇:五因 |
梵名 Caitya-giri。(一)梵名又作 Caitya-parvata,巴利名 Cetiya-giri。又称支多耆利、支多哥梨、支帝耶山等。山为...
志念
迷境
净施法大小乘同制
无相行菩萨
小白华
鬼窟里
因人
轮埵
二种游爱行路果相差别
无主不处分过量房戒释名
眼
【大藏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顺逆皆方便,存乎一心
一切境界,唯心所现

法华会上为何会有五千人退席
婆媳相处之道35忌

念佛鬼敬
李恒钺《向受过现代教育的人介绍佛教》

【推荐】了生脱死的人一定要有与众不同的气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