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译经之五失三难。全称五失本三不易。东晋道安所倡,谓梵经汉译乃属至难之业,总结之,计有丧失原意之五者(五失本),与难于译文之三者(三不易)。其谓(大五五·五二中):“译胡为秦,有五失本也。一者,胡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二者,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斯二失本也。三者,胡经委悉至于叹咏,丁宁反覆,或三或四,不嫌其烦,而今裁斥,三失本也。四者,胡有义记,正似乱辞,寻说句语,文无以异,或千五百,刈而不存,四失本也。五者,事已全成,将更傍及,反腾前辞已,乃后说而悉除,此五失本也。然般若经,三达之心覆面所演,圣必因时俗有易,而删雅古以适今时,一不易也。愚智天隔,圣人叵阶,乃欲以千岁之上微言,传使合百王之下末俗,二不易也。阿难出经,去佛未久,尊者大迦叶令五百六通迭察迭书,今离千年而以近意量截;彼阿罗汉乃兢兢若此,此生死人而平平若此,岂将不知法者勇乎?斯三不易也。涉玆五失经三不易,译胡为秦,讵可不慎乎?”至隋代彦琮着辩正论,举出八备十条为翻经之规式,唐代玄奘则示五种不翻,宋代赞宁更出六例说,此等皆乃仿效道安而垂译场之规范者。[辩正论卷四、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本、出三藏记集卷八摩诃罗若波罗蜜经抄序、续高僧传卷二、宋高僧传卷三](参阅“译经”6806) p107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名数)蔽者蔽覆之义,覆净心者有六种。一悭贪,覆布施而使不生。二破戒,覆戒行而使不生。三瞋恚,覆忍辱而使不生...【六现观】 p0298 成唯识论九卷十一页云:六现观者:一、思现观。谓最上品喜受相应思所成慧。此能观察诸法共相,引...(一)四禅定中之第四禅,意谓真实之禅。(参阅“四禅”1843) (二)(1916~)江苏东台人。字妙悟,别号昌悟。六岁从...(人名)铃声比丘其形甚丑陋,称为丑陋比丘。...(杂名)如蛇等。瑜伽论八十三曰:无足有情者如蛇等,二足有情者谓人等,四足有情者如牛等,多足有情者如百足等。...指庐山慧远等七人。 即宋代四明(浙江) 石芝宗晓法师取异代同修净业之高德而立为莲社七祖:始祖晋代庐山慧远、二祖...(故事)禾山一日,引僧肇宝藏论之语垂示曰:习学谓之闻,绝学谓之邻,过此二者,是为真过。僧出问如何是真过:山云...(杂名)Yugaṁdhara,又作由犍陀罗,瑜健达罗,由乾陀罗,游犍陀罗,逾健达罗。七金山之第一。译曰双持。山有二道...【顺观察作意】 p1108 如四种作意中说。 二解 瑜伽十一卷十七页云:顺观察作意者:谓由此故;观诸烦恼断与未断。或...(术语)称为三根。戒学之名目也。现见现闻,虽非见闻而心疑有之也。行事钞上之二曰:四分云:若有人举罪者,不得辄...(一)梵语 buddha-vaj?a,巴利语 buddha-vajsa。佛之种族、佛之系统。印度婆罗门教徒说四姓差别,以夸示其出身与系统...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婆罗门居士叫做因儒童居士,这个居士信奉婆罗门教,生长在一个大富长者的家庭,后来他喜欢上一...
什么叫无益苦行?外道是这样想的,他认为说,我们每个人来这个人世间都有业障,你也有业障,我也有业障,这个业障是...
修忍的利益,如《菩萨地》所说: 菩萨首先观察安忍有种种胜利,即能堪忍者来世怨敌少、乖离少、喜乐多,临终时心无...
在冬季寒冷的西伯利亚冰原上,一头野牛因为没有抵抗住酷寒的侵蚀,被冻死在地面上。远处,一只乌鸦正在空中盘旋,它...从前有一位农夫,原本过著安贫乐道的生活,天天拿著锄头巡田看水,逍遥自在。 有一天,他挖地时,突然铿一声,挖到...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命运,能够受人尊重、能够长寿、能够有智慧、能够社会地位豪贵、能够有富财,这是从...
(上) 佛住止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当时国内有一梵志,名阿巴鞠提,聪明广学,博古通今。他前往佛前,禀白世尊...
复有十二支缘起,是名分别爱非爱缘起。以于善趣恶趣,能分别爱、非爱种种自体为缘性故。 这个业种子要从种子而转成...
五失三不易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五功德门 | 下篇:五旦望 |
(术语)是为准于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图画,故谓之观经曼荼罗。...
六蔽
六现观
真禅
丑陋比丘
无足
白莲社七祖
禾山解打鼓
瑜干驮罗
顺观察作意
见闻疑
佛种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没有善根你怎么能听到佛法

消业障是要忏悔皈依发愿,而不是苦行

能堪忍者来世怨敌少

穷也兼济天下的乌鸦
纯金的罗汉

好的命运从哪里来

优波鞠多尊者的出家因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