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中元节。农历正月十五日称上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七月十五日则为中元,为我国古来祈求岁中无事之习俗。人死后,在冥府中,必有官吏定其善恶,为我国自古即有之信仰;其后与佛教之盂兰盆与施饿鬼之仪式相结合,于中元时,家家户户皆祭祀祖先之灵,或到坟上参拜,或请僧人诵经,为祖先修功德,祝祷一族平安幸福。传之日本,亦风行一时,或因佳节之故,日本近世亦加上互相赠答之风习,至今犹沿用之。(参阅“盂兰盆”3454、“施饿鬼会”3831) p100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迦利,梵名 Kārlī。位于印度孟买波那之石窟支提(梵 caitya)。此窟院系由前室与后室构成。前室广约八十三公尺,...(613~681)唐代僧。山东临淄(一说安徽盱眙)人,俗姓朱。号终南大师。为净土宗第三祖。亦即净土宗昙鸾、道绰派之...又作堕法处色、法处色。乃唯识宗所立十一色法之第十一。指意识所攀缘的法处所摄之色法。唯识宗将一切诸法概分为色法...指慧之心所。数,旧译为心数法,新译为心所法。为心所法之一,即俱舍十大地法之一,唯识五别境之一。谓心王虽仅为一...(965~1038)北宋华严宗僧。杭州钱塘(一说秀州嘉兴)人,俗姓郑。号东平,又称长水大师。九岁师事普慧寺契宗,诵...全一卷。唐代宝思惟译。又称随求经、随求得大自在咒。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本经叙述佛应大梵天王之请,而说根本咒、...(名数)九等之仪礼也。此为印度古来所行之致敬式。西域记第二谓致敬之式,其仪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引满二业】 引生差别果报的业有二种,称为引业满业。引业又称总报业,满业又称别报业。有情的身、语、意三业,能...又称天龙船。指日本室町时代,与我国往来交易之商船。日本历应二年(1339)八月,后醍醐天皇崩,足利尊氏应梦窗疏石...识有六种,谓眼识耳鼻舌身意识。受有三种,谓苦乐、不苦、不乐。想有二十种,谓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厌离食...(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以杨柳为三昧耶形之观音也。杨柳取其柔顺,不知起因。...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
接触到佛法,一晃二十多年了。回忆这期间的进进退退、起起伏伏,我不禁百感交集。幸亏佛菩萨慈悲不舍,不然以末学这...三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 皈依佛,两足尊。哪两足?智慧...
在这个三界轮回,最好的是天,再么人,再么阿修罗,阿修罗是在天道里边的,但是很凶,欢喜打仗的,那么还有这个不好...中国佛教能够经得起二千多年的历史考验,并成为中华文明儒释道三大精神主流之一,其因缘虽然众多,诸如佛教文化的精...1、不嫉妒别人。 2、看见别人得到好处,心生欢喜。 3、看见别人失去利益,起怜悯心。 4、看见别人有好的名誉,心里...
圣人、佛、菩萨跟我们凡夫的差别,就在一念之间。为什么要注重我们的念?我们是失念,失掉念头。念佛、念佛,就是一...如果你问别人,你活着是为了什么?有的人会说为了快乐,有的人会说为了幸福,有的人会说为了成功但肯定没有一个人会...
说到这里我们就要先谈谈在修法中常见的几种错误: 一、很多人误会了佛经上所说的功德相。 诵这个经有什么功德,诵那...
中元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中仁 | 下篇:中天竺 |
(譬喻)春兰秋菊,各当于时而美,以譬物之两美也。法华文句一曰:分节经文,悉是人情。兰菊各擅其美,后生不应是非...
迦利窟院
善导
法处所摄色
慧数
子璇
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
九仪
引满二业
天龙寺船
六种识
杨柳观音
【大藏经】【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佛不欺人
惟贤长老《三皈的广大意义》

跳出轮回的苦
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的理论依据
人缘好威望大的十种原因

真心究竟在何处?就在念佛当中
我不是为了生气才活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