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anāya-vyaya。为佛典中表示诸法自性之用语。谓自本性而言,诸法均无去来往复。盖若自世俗之见解而言,则宇宙万法之因缘皆有生有灭,有常有断,有一有异,有来有去;然自佛法中道之谛理观之,则诸法因缘固有聚散,其自性实为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此乃印度大乘中观学派与我国三论宗所特重之教说。大智度论卷五(大二五·九七中):“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去不来,因缘生法。”(参阅“八不中道”275) p97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诸德福田经云僧五净德: 一、发心离俗 谓出家之人,发勇猛心,脱离凡俗,习佛菩提,而能怀佩道妙,为世福田,...即密教行灌顶仪式时,以伞盖遮覆受者(受灌顶者)之头顶,以回绕曼荼罗诸尊或祖师图像周围之仪式。乃灌顶仪式终了,...已成佛后,更修利他教化之菩萨行。又证得佛果后,遵普贤菩萨之德,而修化益众生之行,亦称为佛后普贤。 p2642...(术语)菩萨有未断惑者,是凡夫之菩萨,初地以上断几分之惑者,是圣众也。...(异类)Pūtana,又作富多那,富单那,布单那,富陀那。译为臭饿鬼。饿鬼中之最胜者。玄应音义二十一曰:布怛那旧...亦名:舍威仪 子题:八种威仪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僧祇,舍威仪者, 八种威仪: 行、住、坐、卧、长床、短床、船...即以蛇、绳、麻三种,比喻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之义。喻执著有实我实法之遍计所执,是为见绳为蛇之...即破世间乐邪见与破涅槃道邪见。(一)乃无视因果之理,离善为恶之邪见。以言无罪无福,无如来等贤圣,起此邪见,则堕...(术语)八叶之莲华也。大日经疏十一曰:莲华者,以金作八叶莲华等。此中持诵,若成即同观音也。...(术语)法华经所说十如是之一。作者造作也,下自地狱界,上至佛界,如法运动造作也。...【犯罪究竟】 p0522 瑜伽一百卷二页云:遍知犯罪究竟者:谓于是处、施设方便,卽于是处、而得究竟;非于中间、有其...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地藏经》专门讲因果,然后再讲到百善孝为先,提倡这孝字。都是这些很孝顺的儿女,为了超拔自己的亲人父母,所以去...
现在好像很风行低碳,人们在介绍低碳的时候会说你要少开车,在可以步行的时候尽量不要开车之类。如果你可以这么做的...
《楞严经》前面的三卷经文,佛陀等于是讲到了大乘佛法胜义中的真胜义性。也就是在整个大乘的教法当中,对生命的解释...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是真人真事。在报纸上看到,有一个叫《布朗的手帕》的故事。布朗是当代美国大家公认的,很了不...我们常常听人许愿说:我希望、我想要、我愿意......。然而却忘了愿是一种对生命的承诺,最重要的是要实践它。然而说...
我们每个人有眼睛、耳朵、舌头、鼻子、身体、意想等感知器官,佛教称之为六根。人们透过六根感知色、声、香、味、触...
若有众生寿无量,烦恼微细乐具足, 菩萨于中得自在,示受老病死众患。 或有贪欲瞋恚痴,烦恼猛火常炽然, 菩萨为现...莲花生大士云:趁年轻的时候努力的修持是极为重要的!当你年老耳拙时,想听教法,届时将听不清楚。想研读经教,注意...
不来不去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不见举 | 下篇:不两舌 |
【烧】 p1387 瑜伽八卷六页云:能令所欲,常有匮乏,故名为烧。 二解 瑜伽八十四卷十四页云:又非爱合会,所爱乖离...
五净德
伞盖行道
佛后普贤
菩萨圣众
布怛那
足食戒舍威仪犯相
蛇绳麻
二种邪见
观音三昧耶形
如是作
犯罪究竟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初学者应读的几部经

佛教徒的低碳生活

首楞严王三昧对治的重点

从节约一滴水一张纸开始
圣严法师《不要发空愿》

念佛诵经有什么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