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4~1407)明代天台宗僧。姑苏吴县(江苏)人。字启宗。号蘧庵。十二岁出家,通内外经典,从古庭善习华严,复从九声学摩诃止观,后于弘教寺天泉泽会中任忏首之职。一日阅元代蒙润之天台四教仪集注而得省,乃渐通达天台纲格。未久,住持甫里白莲寺,尊蒙润为远祖。复被请为嘉定圆通寺之开山,为讲寺之首。后归西山,筑室号真如,专修念佛三昧。洪武二十六年(1393),拜僧禄司右善世,二十九年升左善世,考试天下僧徒,因功赐袈裟、衣衾、鞋履。永乐三年(1405)奉诏入京纂修佛典,总括般若要义。五年入寂,享年七十四。著有净土指归集二卷、阿弥陀经略解、金刚经略解,得法弟子有慧澈、德完。[续佛祖统纪卷二、释氏稽古略续集卷二、金陵梵刹志卷二、吴都法乘卷六] p79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名数)勒那三藏Ratnamati,对于北方之俗,不习礼佛,教以七种礼佛。混是非浅深,皆教人心之我慢使归于正法也。一...又作闭心户印、闭心门印、阖心门印、阖智字印、阖智字陀罗尼印、如来坚固拳印、金刚拳三昧耶印、三昧耶金刚拳印、金...西晋惠帝末年,道士王浮所作。残本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册。王浮常与帛远论争道、佛二教,而道教常遭论破,王浮为此...指直接体达一切诸法当体即空,无实生实灭之观法。如金刚经所说(大八·七五二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名:僧伽梨受法、大衣受法、上衣受法、九衣受法、二十五条衣受法 随机羯磨·衣药受净篇:“受僧伽梨法。此衣正有...1、四生之一。即变化而生,如诸天,地狱,及劫初的人类都是化生的。 2、指人死后的中阴身,又名中有,它是化生的。...(术语)施恩惠于他之德也。大日经六曰:常念恩德,生渴仰心。心地观经八曰:佛于众生,有大恩德。如来三德之一。...天台宗判涅槃经说相之语。所谓追说,废止先前法华之会座,再取四教之说;所谓追泯,于法华会座之后,即谈佛性常住之...论,谓决择是非,议论得失。据瑜伽师地论卷十五载,即:(一)言论,谓以一切言说决择是非,辩论得失。(二)尚论,尚为...(术语)横增竖长也。胜鬘宝窟上末曰:增长者,横阔为增,竖进为长。...(人名)印度法相宗十大论师之一。为在家之菩萨,造世亲之唯识颂释,世亲同时人。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质咀罗婆拿C...晚课蒙山施食仪...优婆塞戒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
修行功夫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地累积的。像大家现在一起吃饭,有人吃得快,有人吃得慢,吃得快的人,吃完之后就静...从现象上来讲,从缘起上来讲,就是因为我们以前没有修身口意,所以现在要修理修理你的嘴巴,随便说话不可以,你要加...
蕅益大师在《示养德》中云:衣取蔽形,莫贪齐整;食取克馁,莫嗜美味。意即:著衣遮蔽形体,莫贪图庄严华丽;饮食为...
无我是佛教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佛教判断真理的标准,也是佛教区别于其它宗教、哲学的重要理论。不过,作为一种学说体...
为什么有生死轮回?其实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我们本来是清净本然,我们内心当中本来没有烦恼,本来没有罪业,本来没...心理学家说: 我们一定要了解别人的立场,人与人之间会冲突、会不愉快、会争执,是因为我们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如...
一、地藏菩萨的功德 经文:有菩萨摩诃萨,名曰地藏,已于无量无数大劫,五浊恶时、无佛世界,成熟有情是地藏菩萨摩...
首先要粗衣淡饭,知足常乐。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静。以清淡无争的生活去降低自己的欲望、贪念、妄想。心要长存...
大佑
【佛光大辞典】
上篇:大佛湾石窟 | 下篇:大别当 |
(佛名)Dharmaketā,译曰法幢佛。见文殊师利宝藏经。...
七种礼佛
合智印
老子化胡经
体空无生观法
受僧伽梨法
化生
恩德
追说追泯
六种论
增长
火辨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只要心不随着动,烦恼就会过去
定时定量定课坚持不断

饮食为止饥渴,莫贪图美味佳肴

「无我」的定义及其意义

为什么会有生死轮回
慧律法师:要站在别人的立场着想

地藏菩萨的功德与无尽誓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