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谓决择是非,议论得失。据瑜伽师地论卷十五载,即:(一)言论,谓以一切言说决择是非,辩论得失。(二)尚论,尚为高、尊之义。谓世间一切事理,随所尊尚,随所应闻,决择是非,辩论得失。(三)诤论,诤为止之义。谓以言论互止其失,或因诸恶欲更相侵夺而起,或因身口恶行互相讥毁而起,或因有无等见,彼此执着而起。皆由于未离欲界贪、瞋、痴惑,坚执缚着,更相发忿而起斗诤,兴起种种之论。(四)毁谤论,谓人怀恨发愤,或以粗恶语,或以不逊语,或以不实语等等,更相毁谤。(五)顺正论,谓人随顺正法,为诸众生研究义理,决择是非,令断疑惑。(六)教导论,教即教训,导即导引。谓决择是非,辩论得失以教导于人,令其开悟真实之智。心未定者,令心得定;心已定者,令得解脱。 p130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故不故思者: 一、故思业 思有三种: 一、审虑思 二、决定思 三、动发胜思 前二种思是发身语远...【法执颠倒与后依他果更互为缘】 p0766 显扬十六卷六页云:如是颠倒、云何与杂染法展转生起?颂曰:由熏起依他...(人名)大藏一览曰:佛告诸比丘:言然灯如来出兴世时,善慧仙人,岂异人乎,即我身是。...(杂语)禅录中之语。许为语助。如许多许久之许。...【诸行空性决定】 p1351 瑜伽八十五卷九页云:云何诸行空性决定?谓去来诸行,尚定空性;何况现在。所以者何?未来...指一念之清净信心。金刚经(大八·七四九中):“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意即信般若波罗蜜能出生一切诸佛,...(Bhandarkar, Sir Ramkrishna Gopal; 1837~1925)印度之东方学者,曾任职于孟买教育局(1864~1893)及诸大学梵文...(术语)五种正行之第一。一心专念读诵净土三部经也。...【劫波育】 或言劫贝,即木緜也。正言迦波罗。此树华名也,可以为布。高昌国名[疊*毛]。罽(居例切)宾国南,大...【道理胜义谛】 四种胜义谛之一,又名自果差别谛,此即是世俗四谛中的第三谛、证得世俗谛的四谛法门。这知、证、断...【外分成坏】 p0492 瑜伽二卷五页云:云何外分若坏若成?谓由诸有情所作能感成坏业故。若有能感坏业现前;尔时便有...佛说疗痔病经...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
刚才所讲的引导力,这个是从圣道的角度来讲的。我们再从净土的角度看,净土宗是不是也应该要发愿呢?看第二段。 (...
不论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要想成就,都要从信字开始。比如说,我相信这里有个普陀山,相信这里有跟我相应的因缘,...
从前,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说法度众时,许多敬仰佛陀慈悲、威德和想寻求人生意义的人,都纷纷来到祇桓林。当时...问: 法师您好!我母亲因有外遇,导致家庭破裂。之后母亲的外遇者成了我的继父,他一直靠妈妈养着。现在又由我和妹...
澄观法师(清凉国师),讳澄观,字大休,唐朝越州会稽夏侯氏人。这位法师身高九尺,有九尺那么高,眼睛呢,有重瞳,重...中国的节日,大凡和祭有关,以祭悟道,这是中国人的智慧。 清明节是最具代表性的与祭有关的节日,它具有丰厚的文化...
问: 请师父开示,如果为了生活和生存,不得不从事杀生的行业,如何化解罪恶?如何为被杀的生灵超脱?南无阿弥陀佛...
《业疏》云:于本藏识,成善种子,此戒体也。简单讲:戒体就是在阿赖耶识成就一个善种子,这就是戒体。 有一个观念...
六种论
【佛光大辞典】
上篇:六种调伏 | 下篇:六种震动 |
梵语 dhyāna-maula。又作根本禅、根本等至、八定根本、八根本定。略称根本。四静虑(四禅)与四无色定等八者各有根...
故不故思
法执颠倒与后依他果更互为缘
善慧仙人
可惜许
诸行空性决定
一念净信
巴达卡
读诵正行
劫波育
道理胜义谛
外分成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愿生净土者,必须要发菩提心

千信则千生,万信则万生

蜜浆供佛得道
这些是我们前世欠他的吗

七个皇帝的国师--澄观法师
心灵「清明」

不得不从事杀生行业,该如何化解罪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