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用语。其意有三:(一)针对禅宗公案或古则发抒己见。(二)师父对弟子开示之法语。(三)对经论之短评;义与着语、拣语相同。[敕修百丈清规卷二住持日用章、景德传灯录卷十五洞山良价章、碧岩录第十七则] p71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三种受欲圆满】 p0202 瑜伽八十六卷十一页云:当知复有三种因缘,能得如是圆满差别。谓施戒调伏诸根俱行,及欲界...(杂语)观无量寿经,释迦如来称念佛者为我善亲友。...明代法相宗僧。吴人。字高原。万历年间为名儒王肯堂讲成唯识论,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并将当时之讲义录成“成唯识论...禅林用语。用以比喻似是而非之禅。谓所为不契合禅之真义,然却自许为契合。此语系出自唐代禅僧百丈怀海开导野狐之谈...伊师迦,梵语 isīka。意译为虎鬓、苇草、蔺草。属芦科之草名。外表虽柔,内部实坚,极不容易枯死。故取以比喻永不...(术语)四加行位之第四。是为有漏智之最极,世俗法中之第一,故名世第一法。俱舍论二十三曰:此有漏故名为世间,此...“分别事识薰习”之对称。大乘起信论所说四薰习之一的净法薰习中,分为妄心薰习与真如薰习二者,其中,妄心薰习又分...计从他灭者,只有三种,云何三种。 一、从他有情灭 此有三种: 一、婆薮灭 如婆罗门修马祀者,取一白马...禅林用语。即指言绝意断之正真大道。与“向上一着”同义。景德传灯录卷七盘山宝积章(大五一·二五三中):“向上一...指有情(众生)之身心,即有情所住之处所,共有九处。又称九居、九众生居、九门、九有。即:欲界之人天、梵众天、极...【恚寻俱害】 p0939 大毗婆沙论四十四卷二页云:云何恚寻俱害?答:如有一类、起瞋缠故;断害他命。亦复被他断...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往生论...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
昨天《佛教孝亲思想的省思》一文,有关孝亲的话题,引起了一些网友的关注,例如:出家之后,如何行孝呢?放不下家如...
吾学佛,然后知儒。这句在历代士林学子中广为流传的肺腑之言,出自北宋宰相张商英之口。张商英(10431121年),四川...
讲修行,讲不修行,都是一句空话,你我透彻了自己这一段心光,当下了无其事,还说什么修与不修。试看本师释迦牟尼佛...
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情,这件事的主角姓陈,因为我没有事先得到她的同意,所以不准备将其名字公开。这件事发生在二、三...《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第十卷阿阇世王受记品记载: 要堕落地狱的人,临命终时有十五种现象: 一、对于自己的丈夫、...
一切众生,一念心性,与三世诸佛,了无二致。但以迷而未悟,故长劫轮回于六道之中,永无底止。虽则人天善道,较三途...金刚经十大威力依《金刚般若经旨赞》开示:此经有『十威力』,犹如金刚,故得此名。何等为十? (一)最胜威力。 最...
问: 天人福报极大,为什么不能修行? 答: 天又分色界天和欲界天。欲界天人沉溺于欲乐,觉得享乐才是最要紧的,根...
下语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下尘 | 下篇:下转 |
(佛名)释迦一译能忍。能忍而出现于五浊恶世之义也。梵网经义疏上曰:释迦牟尼者,瑞应经译为能儒,亦云能仁,又能...
三种受欲圆满
亲友
明昱
野狐禅
伊师迦草
世第一法
意薰习
他灭
向上一路
九有情居
恚寻俱害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最上乘论

出家与行孝

宰相张商英的佛法修行之路

现前这念心,本来清净,本自具足

超越肝癌的勇者
佛说人在临终时投胎到哪一道的现象

劝茹素断荤戒杀放生
《金刚经》的十大威力与持诵事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