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即经藏、律藏、论藏,三学即戒学、定学、慧学。三藏具说三学之事理,故称三藏诠三学。大毗婆沙论卷一、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以三藏各诠一学,即:(一)经诠定学,谓阿含等经所明皆是安心之法,依此摄心,即不散乱。又佛凡说经,必先入定,故称经诠定学。(二)律诠戒学,谓律藏因事制戒,防身口恶法,戒是所诠之行,律是能诠之教,故称律诠戒学。(三)论诠慧学,谓阿毗昙等论决择辩论一切法义,皆以智慧分别,故称论诠慧学。若据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一、大乘庄严经论卷四,则以经藏通诠三学,律藏诠戒、定二学,论藏唯诠慧学。 p69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人名)清代乾嘉时人。名际醒,字彻悟。一字讷堂。京东丰润县人。俗姓马氏。投三圣庵荣池老宿剃发。于性相二宗三观...明孔与割截均为袈裟之制法。据释氏要览卷上明孔条载,明孔,即袈裟将完成时,特留一小孔不予缝合,称为明孔,犹如田...对因位修行中之菩萨乞求施与眼目之恶婆罗门。贤愚经卷六、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福盖正行所集经卷七、巴利本生经、梵...(术语)华严宗之判,开一乘为别教同教之二门。与三乘之机共同之一乘法为同教。法华等是也。永与三乘之机别异,而独...子题:护净法五门、一方别住、反秽 行事钞·四药受净篇:“ 护净法 五门 :一、翻净,二、护净,三、罪通塞,四、互...将食物置于比丘住处,经一宿者,称为内宿食,乃不净食之一,比丘不许食之。 p1236...亦名:与女同室宿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与女同室宿戒四。男女位殊,义无同宿。境色既交,染习增...【慧居处】 p1319 显扬二卷十八页云:一、慧居处。谓谛观方便世间之慧。为安立证谛出世智义故。...【财供养】 p0942 如供养中说。 二解 集异门论二卷六页云:财供养云何?答:以可意色声香味触衣服饮食卧具...(杂语)译曰白牙。见孔雀王咒经上。...(名数)于台密立二密:一、理密,说圆融不离之理者。二、事密,说如来身口意之秘密者。日本之慈觉,以法华涅槃为理...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佛说疗痔病经...
一九一七年,我四十三岁,在营口开药铺,每天除看经外,还附带着出诊。如遇有钱人,看病吃药全要钱,遇穷人则施医施...永平寺里,有一位八十多岁陀着背的老禅师,在大太阳下晒香菇,住持和尚道元禅师看到以后,忍不住的说:长老!您年纪...
问: 事与理的统一怎么那么难?在家居士的万缘放下真的不容易,有个故事说一个婆婆万缘放下,小孙子掉到井里了,她...问: 在五戒的大妄语中,佛陀严禁弟子宣说过人之法,请问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佛菩萨的感应? 净界法师答: 过人法,它...1、别人给倒水时、不要干看着、要用手扶扶、以示礼貌 2、别人对你说话、你起码要能接话、不能人家说了上句、你没了...(第一讲) 从今天开始,因为非常欣喜的,我们又是新一学期的第一次课程。那么今天开始,众缘所成就,这可不是咱们...四念住是佛教的人生观,即时时刻刻要保持的四种正念: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作为学佛的人,如果...
每一个人都应该要不断地陶冶锻炼自己成长、进步,因此要常反省自己、改变自己。我们可以不管别人好坏,但对于自己的...
三藏诠三学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三藏教 | 下篇:三藐三佛陀 |
【善知所有沙门婆罗门】 p1149 瑜伽九十五卷二十一页云:又乐己利所有士夫补特伽罗、于他有德一切沙门及婆罗门,如...
彻悟
明孔割截
乞眼婆罗门
别教
翻净
内宿食
共人女宿戒制意
慧居处
财供养
阿难陀夜叉
二密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倓虚大师的出家因缘
别人并不是我

如何正确理解和落实「万缘放下」
应该如何看待佛菩萨的感应
人的基本礼仪
宏海法师:净土十要
四念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