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trīni dandāni,巴利语 tīni dandāni。略称三罚。即身罚业、口罚业、意罚业等三种恶业。(一)身罚(梵 kāya-danda),指杀生、偷盗、邪淫等身业所生之罪恶。(二)口罚(梵 vāg-danda),指妄语、绮语、恶口、两舌及谤三宝等口业所生之罪恶。(三)意罚(梵 mano-danda),指贪瞋痴等意业所生之罪恶。所以称为罚业,据唯识二十论述记卷下载(大四三·一○○四下):“三业诸罪,现为人天之所呵责,未来当受诸恶苦报,可治罚故,可毁责故,名之为罚。”[中阿含经卷三十二、唯识二十论、俱舍论卷十八、俱舍论光记卷十八] p66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名数)多近善友,多闻法音,多修不净观也。又多供养佛,多事善友,多问法要也。或以名天台之三观等,三多不一种也...【无表思】 唯论宗之说。受戒之时,以第六识思心所隆盛之势力,于第八识熏其种子,此思心所之种子有防非止恶的功能...【界义五种】 p0866 瑜伽七十七卷十页云:言界义者:谓五种界。一者、器世界,二者、有情界,三者、法界,四者...(术语)境为所观之境,行为修断之行。果为所得之果。就一切法而审详分别观察三性有体无体,有为无为等,谓为境。已...【达摩郁多罗】 此云法尚。佛灭八百年出,造杂毗昙。...指八热地狱各有十六处附属小地狱。众生受毕根本地狱之苦后,引余罪而至眷属地狱。计一二八处眷属地狱,若加根本地狱...(术语)如树之根株不能拔者云坚,从他物不变原态者云固。谓心念之不变不动也。法华经曰:妙光教化今坚固。...(术语)法性寂然为止,寂而常照为观,止如明镜止水,观如明镜止水影现万象,故止与观者,不二一体也。辅行一曰:中...华译为无央数,是多到没有数目可以计算的意思。...济缘记释云:“应准制意云,世有形挟两境者,志致懦弱,善恶不成,殊非道器;卿非此等耶?”(业疏记卷一四·三五·...禅宗公案名。寂子,即唐代僧仰山慧寂。此则公案系慧寂当众打破其师沩山灵祐送来之镜子,藉此以显示破除执着两端各有...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问: 在为临终人助念过程中,应当持什么样的心态念佛号?是清清楚楚的念佛号就好?还是念念中,意想提醒行人不要忘...
在家女人如果家里经济宽裕,身体自己又能做主,到附近的寺院受戒也不是不可以的。具体到徐福贤女士身上,自己家比较...1、忏悔要有惭愧羞耻之心,要真正知道自己错了。 2、忏悔要相信因果报应,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肯定会得到相应的果报...
根据经典及祖师所说,业障的聚集有以下几种原因: 1、由贪嗔痴来 菩萨念及过去世在漫长的生死流转过程中,由于以贪...
我年轻时有一次前去看望一位老和尚,他房间的墙上贴着作息表和功课表,旁边写着:自律管好自己,慎独切莫放逸。我忍...春秋时代,有一次,齐桓公正在堂上读书。他大声地读书,声音忽高忽低。齐桓公这时聚精会神的读书,己经進入了状态,...
菩萨十重戒,泛指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酤酒戒、说四众过戒、自赞毁他戒、悭惜加毁戒、嗔心不受悔戒、谤三宝戒...为什么出家人都姓释? 这是从东晋时代,有一位叫道安法师,这个人开始的。 有一次,襄阳地方的一位名士习凿齿,到了...
三罚业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三纲 | 下篇:三聚 |
(术语)色声香味触五欲之一。是为凡情之常欲,故名欲,止观四下曰:香欲者,即是郁弗,氛氲,兰馨,麝气,芬芳酷烈...
三多
无表思
界义五种
境行果
达摩郁多罗
眷属地狱
坚固
止观不二
阿僧祇
问二形难
寂子扑镜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临终助念应以何心态来念佛

居士是否可以在佛前自受五戒
忏悔的五个要点

业障是怎么来的

自律管好自己,慎独切莫放逸
非语言文字所能道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