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亘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而立因果业感之理。盖以过去之业为因,招感现在之果;复由现在之业为因,招感未来之果。如是因果相续,生死无穷,此即迷界流转之相状。说一切有部更以三世两重之因果说解释十二因缘,即以“无明、行”为过去之因,招感“识、名色、六处、触、受”等现在之五果;复以“爱、取、有”为现在之三因,招感“生、老死”等未来之两果。对其他宗教只论现在一世或现在、未来二世,此三世因果实为佛教教理之一大特色。[南本涅槃经卷三十三、无量寿经卷下、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俱舍论卷六、卷九、成唯识论卷八](参阅“十二因缘”337、“三世”536、“因果报应”2295) p53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又名粗涩苑,帝释天四苑之一。帝释诸天若欲战斗时,则入此苑中,随其所须,甲杖等兵器,自然出现,取而搏斗。...(术语)Śraddhā,译曰深信。大日经疏三曰:有大信解者,此信解梵音阿毗目底,谓明见是理。心无疑虑,如凿井已渐...(术语)一切之法,尽为此心所生之唯心论的见地也。唐华严经三十一曰:三界所有,唯是一心。晋华严经十曰:心如工画...又作道释人物、佛道人物。即与佛道有关之画(大多为人物画)。道即道教,释即佛教,通常亦加上儒教。一般画题有三酸...羯磨疏·诸戒受法篇:“就处者,北方永障,十三俱无;就三方论,东西亦有,但十一难,除出血、破僧;若就南洲,则具...(职位)僧中之判决犯罪者。僧史略中曰:周隋之际有法导,专精律范。北齐主既敬法门,五众斯盛,有犯律者令逆理之,...(术语)智者能观之心,境者所对之法。境有真妄二者,妄为智之所断,真为智之所证。...(术语)十二缘起支之一。言生支之后衰变而命尽也。...迦楼罗,梵语 garuda,巴利语 garula。又作加楼罗鸟、迦留罗鸟、伽娄罗鸟、揭路荼鸟。意译作食吐悲苦声。或作苏钵...行事钞·头陀行仪篇:“论云,十利故:一、不求树下,二、远离我所有,三、无有诤讼,四、若余去无顾惜,五、少戏调...【不受奉施资具戒】 p0339 瑜伽四十一卷二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来延请,或往居家,或往余寺,奉施...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普贤菩萨行愿赞...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具有乐观精神的人,在为人处世方面更容易获得成功。 铁匠把一根铁条插进炭火中烧得通红,然后放在铁砧上敲打,希望...
助念之要 各位大德莲友: 今日大家参加盛会,学人来此贡献几句话。我们知道世间一切的学说,都是要解决人类的问题,...古时候的人很迷信,例如从前在一个小地方常有大蟒蛇出来作怪,当地的人都认为蛇已成精,所以常常祭拜它,并且每年送...明朝衢州徐生,才貌双全,不到二十岁即登进士,被选为江府节推。亲友、同窗都羡慕他少年得志,既有才华,貌又俊伟,...
无始生死根本,有人分别心就想:我今生是生死人,这生死是从哪来的?今生是从前世来的,前世还有前前世,不断地朝前...
问: 我有三个问题请问师父: 第一个,阿罗汉在有余涅槃位,意根断不断除,断除意根中哪一部分? 第二个问题,阿罗...
佛陀平常对于自己弟子的态度,不但慈爱、坦率,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还表示了相当的尊重。 《中阿含经》卷五十六说:有...
过去佛陀与其五百位大比丘弟子,一起住在毘舍离的獼猴林中。当时,有一位名叫师子的大将军前往拜见佛陀。将军见到佛...
三世因果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三世心 | 下篇:三世如来 |
【成就二十法堕险恶趣】 p0668 法蕴足论一卷五页云:成就二十法,身坏命终,堕险恶趣,生地狱中。何等二十?谓...
粗恶苑
舍攞驮
万法一心
道释画
十三难南洲具足
断事沙门
智境
老死支
迦楼罗鸟
露地坐十利
不受奉施资具戒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藏经】教观纲宗
乐观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助念生西须知
女童勇伏大蛇
贪好女色 亡身减寿

你从什么地方来

我问师父(宏海法师答疑)

佛陀对弟子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