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特伽罗,梵语 pudgala,意译有情,又译作人。有情之类罪业深重,轮回生死,难得人身,故佛说十种差别。据地藏十轮经卷五载,十种补特伽罗即:(一)不种善根,指诸有情于宿世中及现在世,不种菩提善根,唯作恶行。(二)未修福业,指未曾修习布施、持戒等福德之业,多诸恶行。(三)杂染相续,指为贪、瞋、痴等杂乱染污,相续不绝。(四)随恶友行,指随顺恶友,习不善之恶行。(五)不畏后世苦果,指但造恶业,不畏未来生死苦报。(六)猛利贪欲,指贪求诸欲而无厌足。(七)猛利瞋恚,指于逆境忿怒瞋恚,不知止息。(八)猛利愚痴,指于一切境迷惑不了,起诸邪见,蔑裂正法。(九)其心迷乱,指心无所主,迷惑狂乱,作不善业。(十)守恶邪见,指不信如来正教,坚持外道邪见。 p49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经名)五卷,西晋竺法护译。说佛及弟子之种种本事本生。...1、居家菩萨和出家菩萨。 2、生死肉身菩萨和法性生身菩萨。生死肉身菩萨是惑业未断,有分段生死的凡夫菩萨;法...亦名:观食法 子题:长寿法 行事钞·讣请设则篇:“观食法。(一、审问作净)四分,上座应前问言,果菜净不?若言未...【亲里寻】 p1385 法蕴足论八卷十六页云:云何亲里寻?谓于亲里,欲令安乐,得胜朋伴,无有恼害,成就一切无恼害法...梵名 Susiddhikara-mahātantra-sādhanopāyika-patala。凡三卷。唐开元十四年(726)输波迦罗(即善无畏三藏)译...梵名 A?vamedha。印度婆罗门教苏摩祭之一。又作马祠、马祀、马祠祭。以马为牺牲,故有此称。婆罗门常向生主(梵 Pr...【非有为所缘法】 p0717 品类足论六卷八页云:非有为所缘法云何?谓除以有为所缘意识及相应法,诸余意识及相应...【意地】 又作意识、意根。凡个体之内心能生起一切思想者,称为意地。可略分下列二说:一、指第六识(意识),可全...(术语)起信论三细相之一,亦名转相。第一之业相一转而成能见之相者,当于阿赖耶识之见分。起信论曰:二者能见相,...梵语 yad apīcchayā paryesamāno na labhate tad api duhkhaj。又作所求不得苦、欲不得苦。为八苦之一。指众生有...(一)即证得悟入佛道。维摩经卷中(大一四·五四四上):“诸佛秘藏无不得入。”法华经卷五(大九·四四上):“每自...晚课蒙山施食仪...优婆塞戒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
大家在劝进行者,做阿弥陀佛使者,帮助众生往生这一点上,方法和渠道有很多。比如我们身体力行,让大家从我们身上产...有一位年轻人很爱喝酒,经常喝得醉醺醺的,但是酒醒后,又会感到很后悔。一年当中,他因喝酒、闹事而被拘留的次数,...曾经,有个猎手,逐鹿过寺前,问马祖老和尚:师傅,看见鹿吗? 老和尚问他:你是干什么的呀? 他说:打猎的。 老和...
问: 请问法师,专修净土的人在做早晚课的时候可以加念其它的咒语吗? 净界法师答: 我认为是可以的。 当然这个地方...
印光大师说一切从恭敬中求。一切,不外乎福报和智慧。学佛要知道怎样来修福修慧,这就要从恭敬开始学。恭敬,落实到...主持人: 佛教经常教导人们要慈悲,面对烦恼时要自我消融,不被烦恼所困。但当一个人处于情绪低潮,心情不好,或怒...
《摄大乘论》是无着菩萨所作的。在本论的修行当中,主要有三个重点:第一个就是甚深见,第二个是广大行,第三个是究...
人世间最宝贵的就是生命,佛教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在一切有情众生之中只有人能修行解脱,所以佛陀慈悲开示,要佛...
十种补特伽罗
【佛光大辞典】
上篇:十种善法 | 下篇:十种境界 |
凡四卷。元至正十四年(1354),宝州觉岸着。略称稽古略。为编年体佛教通史。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九册。本书叙述佛教传...
生经
二种菩萨
受请观食法
亲里寻
苏悉地经
马祭
非有为所缘法
意地
见相
求不得苦
得入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推荐】做弥陀的使者
爱喝酒的年轻人
善待动物

净土宗的杂修与圆修有什么区别呢

学佛要知道怎样来修福修慧
如何在生气时还能心存慈悲心

修学佛法首先要培养内心的甚深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