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十名弟子。又称十大弟子。密宗行灌顶等仪式作法时,须有十名(或谓数人)年少之沙弥手持法具等,随于导师大阿阇梨之后,此十人即十弟子。或谓此系比拟于释尊之十大弟子者。 p43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亦名:嫌骂僧知事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嫌骂知事戒十三。凡僧事是难,分处非易;故简备德,如法...【灭尽等至】 p1213 五蕴论六页云:云何灭尽等至?谓已离无所有处贪,从第一有、更求胜进;由止息想作意为先,不恒...【思择】 p0851 谓以一行、顺前句、顺后句等、及有色无色等,广分别诸法。如瑜伽十三卷十八页至十九页说。...【善修事业】 p1141 瑜伽四十七卷六页云:云何菩萨善修事业?谓诸菩萨、于六波罗蜜多、决定修作;委悉修作;恒常修...亦名:圆教宗戒体约随行明持犯 子题:力有常、后习、能忆、能持、能防、熏本识、作戒熏熏成无作、无作戒熏熏起随行...(596-667)唐朝高僧,俗姓钱,因久居终南山以盛宏律宗,故律宗又名南山律宗。师持律精严,感得天人天天来给他送饭...【遍计名自性二种】 p1125 瑜伽七十三卷十四页云:云何遍计名自性?谓有二种。一、无差别。二、有差别。无差别者:...梵名 Gītagovinda。印度之宫廷诗人贾雅狄瓦(梵 Jayadeva)著于十二世纪中叶之抒情诗集。内分十三章,取材于印度教...梵语 skandha,巴利语 khandha。音译塞建陀。旧译为阴、众。乃积集之义,谓许多物事聚集一起,系指有为法而言,如五...(名数)一、梵福,大梵天王之福德也。二、圣德,三乘圣果之福德也。见法华文句十。...(Burnouf, Eugne; 1801~1852)法国之语言学者、东方学学者。一八二六年与德国印度学学者拉森(Christian Lassen)...佛说弥勒下生经...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有一个小伙子,初次到工厂做车工,师傅要求他每天车完三万个铆钉,一个星期后,他疲惫不堪地找到师傅,说干不了想回...
每一次修行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非常的珍贵,因为修行是每个人生命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对我们三宝弟子来说,一切的因...
为什么念佛要兼修禅观?就是为了改变你的心态!因为你用攀缘心念阿弥陀佛,所有的佛号都变成一种攀缘的力量。 为什...午饭后人特别容易犯困,往往无精打采。新加坡《联合早报》最近一篇文章指出,其实午饭后犯困并不是睡眠缺乏,而是与...
我们日常生活的空观跟假观,都是培养第二念。第一念落入相状、因缘,正常。生死凡夫谁没有个感情呢?因此第一念不怪...
原文: 予昔在炼磨场中。时方丈谓众云:中元日当作盂兰盆斋。予以为设供也。俄而无设,唯念佛三日而已。又闻昔有院...
佛能度一切众生,但是他不能度无缘之人。我们说佛不度无缘之人。什么叫无缘?就是他没有信心,他不信,那用这个来,...
我有位印度籍的信徒,时常觉得不安全,有次他请我去他家做客,我发现他家窗户全都装了防盗系统,问他:「为什么?」...
十弟子
【佛光大辞典】
上篇:十妙生起次第 | 下篇:十忍 |
(杂语)俗讥未经预备而临事为之者。孟郊诗曰: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庭。...
嫌骂知事戒制意
灭尽等至
思择
善修事业
戒体圆教宗约随行明持犯
道宣
遍计名自性二种
牧牛之歌
蕴
二福
布诺夫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给自己的心蒙上了一层阴影

每一次修行对于我们都非常珍贵

念佛为什么要兼修禅观
午餐吃素不犯困

先把自性功德力现出来,再来处理问题

阿伽陀药,万病总持

阿弥陀佛临终接引的佛力加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