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声闻乘之四向四果。又作八辈。即须陀洹向(梵 srotāpatti-pratipannaka)、须陀洹果(梵 srotāpanna)、斯陀含向(梵 sakrdāgāmi-pratipannaka)、斯陀含果(梵 sakrdāgāmin)、阿那含向(梵 anāgāmi-pratipannaka)、阿那含果(梵 anāgāmin)、阿罗汉向(梵 arhat-pratipannaka)、阿罗汉果(梵 arhat)等。[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七、俱舍论卷二十三、卷二十四、大智度论卷三十二、仁王经疏卷上](参阅“四向四果”1683) (二)指八圣道而言,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三藏圣教序](参阅“四向四果”28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矫妄】 p1405 法蕴足论八卷九页云:云何矫妄?谓多贪者,为供养故,为资具故,为恭敬故,为名誉故,拔发[(幸*炎)...梵名 Vālmīki。又译作跋弥。意译蚁垤。相传为印度著名史诗罗摩耶那(梵 Rāmāyana)之作者。有关其神话之传说很...【同分】 p0610 成唯识论一卷十六页云:复如何知异色心等有实同分?契经说故。如契经说:此天同分,此人同分。...(地名)鸡足山也。...【无我义】 p1057 瑜伽六十七卷十五页云:由二种相,显无我义。谓大乘道理,及声闻乘道理,补特伽罗自性无我相义,...(行事)又名一回忌。死后满一年之忌日。儒家名小祥。...【法光明】 p0758 瑜伽十一卷六页云:谓如有一,随其所受、所思、所触、观察诸法。或复修习随念佛等。 二解...不净谓尘,不实谓妄。尘妄则指一切生死之境界。明神宗续入藏经序:“使人破尘妄之迷,以印妙圆之体。” p5763...指有闲与无闲修习佛道之两种境地。闲又译作有暇,即有闲暇可修行佛道之处,如人道;不闲又译作无闲、无暇,即无暇修...箭有三种,谓贪、瞋、癡。由依止贪瞋癡故,于有有具深起追求相续不绝,于佛法僧苦集灭道常生疑惑,故名为箭,于诸有...(术语)大乘始教中广说诸法之性相,而不言一切皆成佛之教也。如唯识论。空始教之对。...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问: 袁了凡他改命,改命运那他改的是什么? 净界法师答: 对了,这个问题很多人问的,它是这样的:第六意识努力的...
各位网友,大家新春吉祥! 猪年即将过去,鼠年就要来临,在这辞旧迎新之际,送给大家一份诚挚的祝福: 己去诸事无挂...本人于1937年由扬州高旻寺出发,到保定起香,三步一拜北上五台山,在五台山住了十年,这期间不仅完成了朝礼文殊菩萨...
除了少数的人,恐怕连环保这个名词与观念,都还没有建立起来之外,多半的人都知道环保这个名词,并且知道我们生存的...爱因斯坦说:吃素可以让智慧不被蒙蔽。 富兰克林说:素食饮食会有更聪明、更清晰的头脑和快速的理解。 在中国,高考...
某某师!要是有人,你在那讲经说法,或者你在放蒙山、结手印,他啪嚓啪嚓啪嚓!都给你照相,你在那坐着,心里感不感...
昔日佛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城中有一位婆私吒婆罗门女,很有善根,见到佛法僧三宝,信心清净,便欢喜皈依;听...
我们今天身为一个净土宗的人,把自己的内心准备好,这件事情就非常的重要。那么怎么把心准备好呢? 在《楞严经》里...
八圣
【佛光大辞典】
上篇:八义证有本识 | 下篇:八圣言 |
述可句者,谓于所问顺尔而答,以如是言述可所问。如有问言,诸无常者皆是行耶,设当是行皆无常耶,应述可答所问如是...
矫妄
瓦勒米奇
同分
鸡峰
无我义
一周忌
法光明
尘妄
闲不闲
箭
相始教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推荐】袁了凡改命改的是什么

2020如瑞法师新春寄语
本焕老和尚:文殊智慧的启迪

知福惜福才能做心灵环保
素食提升智商,高考中榜抚慰天下父母心

遇到这种情况,心里是否感觉很风光

除灭嗔恚得无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