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八字文殊菩萨。指文殊师利菩萨。此尊以 (oj,唵)、(āh,恶)、(vī,尾)、(ra,罗)、(hūj,吽)、(kha,欠)、(ca,者)、(rah,落)等八字为真言,故称八字文殊。以其顶上有八髻,故又称八髻文殊菩萨。于息灾、恶梦等场合修此法。其形像放金色光明,乘狮子王座,右手持智慧剑,左手执青莲花,于莲花台上安立智杵。又此尊之曼荼罗有三重建立及五重建立,称为八字文殊曼荼罗。[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 p28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指真正之观。有多种解释,中阿含卷二十八优陀罗经谓,相对于外道之邪观,以正慧了知真如称为正观。善导于观无量寿佛...【有为等无间法】 p0552 品类足论六卷七页云:有为等无间法云何?谓有漏心心所法等无间,诸余有漏无漏心心所法...禅僧为了寻师访友及求证佛法而到处旅行。...(术语)十种显本之一。拂迷执于迦耶垂迹之情,显久远之本地也。见法华玄义九。...(一)法身,指佛之自性真身;如来,为佛之尊称。法身虽无去来,然依隐没之如来藏显现为法身,故称如来。释摩诃衍论卷...(名数)一、法性土,如来清净法身所依之土也。以真如为体,然此身与土无差别,不变不迁离相寂灭也。二、实报土,如...又作修德性德、自性得人功得。依修习而得,称为修得;无始以来自性本有,称为性得。性习之二性、性净方便净之二种涅...(术语)筑高坛行授戒式之处曰戒坛,受者登此受戒也。...(术语)信勤念定慧之五根,其他一切之善根也。无量寿经曰:诸根智慧。慧远疏曰:信勤念等,名为诸根。若通论之,一...次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者觉悟之义,性者不改之义。一切众生,皆有通彻因果自体不改的觉悟性,谓之佛性。此之佛...【三相应正了知诸可意事】 p0223 瑜伽九十卷九页云:由三种相,应正了知诸可意事。谓未来世诸可爱事,名所追求。若...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龙藏本)...
我们反省一下我们的一念善根之心,它是多生多劫累积的。但多生多劫为什么没有解脱,还在这里轮转,还在这里受苦? ...
一、厌离心来自智慧的关照 信、愿、行,愿这个科目就是谈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两种心理状态的。为什么我们能够有厌...
蕅益大师开示我们,学道之人要真实具足刚骨。什么是刚骨?用蕅益大师的原话来讲就是,我们的道心不被情欲牵,不被熟...
安住当下,守一不移,一念不生,灵光独耀。这一十六字,就是修习生活禅的基本方法,基本次第。这一十六字,究竟怎么...要使我们所处的世界变成净土,需要靠大家的努力。不管外在的环境如何,最重要的是先从个人做起。首先自己不做有损他...
学佛应念佛,念佛当一心。蕅益大师开示: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可见信愿念佛之重要...这句名号我们要念呢,要有一些前提:第一是信愿,第二要一门深入。其实一门深入与信愿正好是成正比例的,他信得深才...
身若无端错行,不如正心安守本份。 口说闲言杂语,不如读诵圣贤经典。 意为精明算计,不如老实积德行善。 害人谋取...
八字文殊
【佛光大辞典】
上篇:八妄想 | 下篇:八字布字 |
亦名:年不满受具戒开缘、与年不满戒开缘 资持记释云:“不犯中二,初凭他语。师僧无过,受者无戒。若受下,次...
正观
有为等无间法
行脚
破迹显本
法身如来
五所依土
修得性得
登坛受戒
诸根
佛性
三相应正了知诸可意事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为什么多生多劫还没有解脱

靠佛号加持,真发厌离心

这些深恩重爱会障碍我们成道

修习生活禅的基本方法
圣严法师《建设人间净土》

此念佛四法,能令心归一处
大安法师:信得越深,念得就越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