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信勤念定慧之五根,其他一切之善根也。无量寿经曰:“诸根智慧。”慧远疏曰:“信勤念等,名为诸根。若通论之,一切善法,悉名诸根,如涅槃说。”又眼耳鼻舌身之五根也。无量寿经上曰:“诸根悦豫。”慧远疏曰:“眼等五根,同现喜相。”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kunda,或 agni-kunda 之音译。又作君荼。意译作火炉。原来指作为宗教用途之瓶、壶类,密教特用以指修护摩法时...谓有一类。若亲教亲教类。轨范轨范类。及余随一尊重可信。往还朋友。如法告言。汝从今去。勿坏身业。勿坏语业。勿坏...楞伽经与唯识论等,把一切有为无为,有漏无漏诸法,归纳为五法,即 一、相、指森罗万象的事物,其形相各各不同...【四食】 食为长养有情生命之物,《成唯识论》卷四记载,食有四种:一、段食,欲界以香、味、触三尘为体,分段而饮...作意(梵 manas-kāra),为心所之名,即令心警觉之精神作用。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一举出四种作意,即:(一)调练心作意...(经名)二卷,隋阇那崛多译。为舍利弗以诸譬喻说菩萨与二乘智慧功德之差别。...(术语)天台宗明三乘教为一乘教之方便,以显绝待之一乘教。法华经前半十四品之所明。谓之迹门法华。玄义六下曰:今...(术语)谓自己心内所证之真理也。唯识论十曰:唯真证者自内所证,其性本寂,故名涅槃。文句三曰:内证甚深。同记曰...(仪式)又作葬敛。谓葬式也。...(术语)吾人本具之自性清净之心也。宗镜录二十六曰:破妄我而显真我之门。斥情心而归净心之道。密教金刚界譬之于内...(器名)或作郁伽罗,又名云优伽罗,总是一号。时诸比丘得此国贵好瓦钵,不受,佛听受畜。...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弘化社32分本)...(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无常的意思就是,没有的能够变成有,可是相对来说,有的也会变成没有。一般人都喜欢见到自己拥有,而不能够忍受从有...
古语云: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人心如地,播植善种或恶种,全在于我们自己,至于得到什么样的收成,也没...
我们刚开始在修无分别智时候,当然第一个要远离的就是我执的相貌,就是你不要老是在你这样的个体生命打转,它只是你...
槃提国王名叫优达,在迦叶佛的时候,他便出家修道,现在适逢释迦佛出世,听法者都获得正道。他的国家富裕,人民昌盛...
我们经常会听说: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看《地藏经》上面讲修地藏法门,念《地藏菩萨本愿经》有二十八种功德。《药师...( 导语: 不论世俗之中还是在佛门里,人们通常都会看重富贵之人,而轻视那些贫穷者。在信仰上,更多的人都会认为富...
在你的生活当中要这样锻炼,你的烦恼就会逐渐减轻,待人处事不要严格要求别人,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己的大悲心...问: 每星期所做的大大小小好事,比如说环保、捐款、做义工,不作回向会成为来生的功德财吗? 大安法师答: 平时所...
诸根
【佛学大辞典】
上篇:诸冥 | 下篇:诸根具足愿 |
(杂语)无滋味也。禅家之公案如铁橛,谓之没滋味。无尽灯论上曰:又有一般,往往以古人公案生容易见。一齐见之曰:...
军荼
不恭敬
五法
四食
四种作意
大集譬喻王经
开三显一
内证
葬殓
净心
乌伽罗国钵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圣严法师:从有变成没有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用这个愿望来做生命的核心价值

明月夫人度夫出家

不是佛经不灵,而是你理解错了
信仰的虔诚与否与贫富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