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入法界之理,称为入法界。华严谓之法界,法华谓之实相,两者实同体异名,为诸法本真之理,为诸佛所证之境。华严宗立三处之入法界:(一)上根菩萨于初住之位破无明,证法界之理。(二)中根菩萨于十回向终入法界。(三)下根菩萨于初地位入法界。[华严大疏钞卷七] p26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与三净肉相反之肉,即我眼见它被杀时的情景的肉、我耳听见它被杀时哀叫的声音的肉、有疑为我而杀的肉,这三种肉都是...谓内秘菩萨为自利利他之大行而外现小乘声闻自利之相。此因菩萨知众生畏于大智而乐闻小法,故作声闻、缘觉等二乘人,...亦名:室利罗 资持记·释僧像篇:“舍利,梵语讹略,具云室利罗。此翻为身,即人之遗身,或碎身,或全身,发爪灰骨...(经名)四卷,秦罗什译。说三念之法及净戒净法等,属于戒律部。...(术语)胎藏界三部之一。又金刚界五部之一。为观音虚空藏等诸菩萨,司佛大悲三昧之诸尊也。胎藏界曼荼罗十三大院中...即宋代云门宗之大觉怀琏禅师(1009~1090)因洗面泼水于地而有省发之典故。大觉为泐潭怀澄之法嗣。据五灯会元卷十五...【达磨[馬*犬]都】 此云法界。妙乐云:所诠无外,故名法界。贤首云:依生圣法,故云法界。清凉云:法界者,一切...(术语)对于欲乐而有法乐。以法味乐神。名之为法乐。又行善积德以自娱,亦曰法乐。维摩经菩萨品曰:有法乐可以自娱...此心即是佛的意思。观无量寿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印度古代宗教。(印度教)的古老形式。以吠陀经为主要经典;因崇拜梵天及由婆罗门种姓担任祭司而得名。 产生和演...光宅四乘之一。光宅,即指南朝梁代光宅寺之法云法师。师依法华经譬喻品所说之羊、鹿、牛、大白牛等四车,判释佛陀一...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在《法句经》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个比丘出家修行,因为道心不足,贪恋于世间的东西放不下,有一天到叔叔家...◆人因怕死而祈求长生不老,怕容貌改变而浓妆艳抹,因厌弃年老而祈祷青春。永远不断的去追求不变的事物,有如走进无...
我们在生活中如果碰了钉子,所谓「眼中钉」,要不要恨上对方一辈子? 碰钉子是很正常的,下次注意就好。已经碰到钉...行菩萨道的人,心中没有任何度众生的念头,也不计较自己是否能得到回馈,因此能体会解脱的快乐。可是,在世人的眼里...
前文我们讲到智慧的观照。生命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生命的本质就是把我们过去的业力,将它如实地表现出来。你过去是...
原文: 予少时见前贤辟佛,主先入之言,作矮人之视,罔觉也。偶于戒坛经肆,请数卷经读之,始大惊曰:不读如是书,...
每天念佛多少万声是不是精进呢?每天拜佛多少拜、打坐多少枝香是不是呢?每天修多少座法、念多少遍咒子、诵多少卷经...一、赞叹佛的功德,使一切众生都能听闻(因心及愿力),就可以得到广大好名声的果报。 二、赞叹佛的功德,使一切众...
入法界
【佛光大辞典】
上篇:入定佛 | 下篇:入法礼 |
(书名)具名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唐义净撰。总有五十六人。外有四人。...
三不净肉
内秘
舍利
佛藏经
莲华部
大觉泼水
达磨[馬*犬]都
法乐
是心是佛
婆罗门教
声闻乘教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解生死无常,不被境界所转
慧律心语

不拔眼中钉
圣严法师:苦与乐只是主观的感受

我们如何消灭心中的颠倒

佛经不可不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