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谓定心运想。指死尸臭烂不净观、闻法忆想分别观。为修行者息止贪着心之法。据禅要呵欲经载:(一)死尸臭烂不净观,指修行之人,于闲静处运心观想死尸臭烂不净之相,心生厌恶,而知己身之不净,亦复如是,由此而息贪着之心。(二)闻法忆想分别观,指修行之人,忆想自身由骨、肉、毛发、爪齿、皮膜筋血等聚合而为身,实无一者坚固,由此而息贪着之心。 p24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即以金缕织成之袈裟。又作金襕袈裟、金缕袈裟、金色衣、黄金[叠*毛]衣、金色[叠*毛]衣。印度早已行之。贤愚经卷十二...禅寺所奉行的规则。因这些规则是由唐百丈山怀海禅师所制定,所以又叫做百丈清规。...婆楼那,梵名 Varuna。又作缚噜拏龙王。意译水天。为一切鱼类、龙之王。十二天之一,护世八方天之一,乃西方之守护...(杂名)猛火之聚团也。楞严经五曰: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术语)Bhikṣu,又名苾刍,煏刍。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其义甚多。以乞士之翻为本义。...谓由惑起业,由惑润生。即由烦恼滋润业,而引生未来之果。此系惑之两种作用,唯识宗以此说明众生流转生死之根源。所...(629~700)日本法相宗僧。河内(大阪府)人。入住元兴寺,以持戒坚固著名。渡海来唐后遇玄奘,与窥基交往密切,研...【和须蜜多】 亦云婆须蜜多。西域记云:伐苏蜜俎多,唐言世友;旧曰和须蜜多,讹也。观法师云:亦翻天友,随世...(术语)法藏菩萨建四十八愿中,以第十八愿为王本愿,其说十八愿成就之文,谓之愿成就文。在无量寿经下卷之初(四十...(术语)述记十九曰:有差别名言者名安立,无差别离名言者,非安立也。安立者施设义。...【信解及见至】 p0870 俱舍论二十三卷十五页云:至住果位,舍得二名。谓不复名随信法行,转得信解见至二名。此...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有; 能灭无始亿劫业, 令彼苦恼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
这个《法华经》的十如是,是整个〈方便品〉的关键的核心思想。十法界十如是,我们把它念一遍。 如是相、性、体、力...问: 佛陀为什么把亲人之间的爱,叫饿鬼爱,有没有说得太夸大? 答: 在《未曾有说因缘经》中,佛说:母子恩爱,欢...
苏州人吴引之,是清末探花,才貌出众。民国十年,朝礼普陀山,会晤印光大师,自称前世是个云南和尚。第二年,印祖去...十七画 【优波离】 又作优婆离,华译近取,或近执,是佛十大弟子之一,以持律第一著称。 【优婆离】 见优波离条。...
妄想的本质是什么呢?【观相元妄: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
人为什么要学佛呀?因为人有老病死这三种法,不可爱、不光泽、不称意、不可念的。没有老病死我们也不用学佛,所以世...一天,师父带着徒弟到山里面,走着走着,突然,师父就像着了魔似的抱着一棵树,口中还大喊着:徒弟!赶紧来救我啊!...
修学佛法的过程就是不断破除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等一切诸漏,逐渐证悟佛性,但前提是通过戒定慧的不断增长,才能在修行...
二种观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二种显示 | 下篇:二种观法 |
【时解脱】 p0916 如时爱心解脱中说。 二解 如六种阿罗汉中说又俱舍论二十五卷五页云:又增十经作如是说:...
金襕衣
禅规
婆楼那龙王
猛火聚
比丘
发业润生
道昭
和须蜜多
愿成就文
安立谛非安立谛
信解及见至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大藏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观心的时候有十个重点
佛为何把亲人之爱叫饿鬼爱

一位清朝探花的前世今生
佛学常见辞汇(十七画-十八画)

妄想跟你过去的生命有关系

学佛是为了什么
我们的烦恼都是自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