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佛菩萨护持之二种事。据地藏十轮经卷五载,二种护持事即:(一)护持佛种,佛种,指佛之种性。谓诸佛菩萨以大悲之心,绍隆佛种,令诸众生舍俗出家,剃发染衣,修行圣道,使无断绝。(二)护持正法,正法,指四谛等真正之法。谓诸佛菩萨以大悲之心,护持如来正法,使一切邪魔外道不能恼乱,令诸众生正信乐闻,弘通流布,利益无穷。 p24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亦名:劝足食戒犯缘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论犯五缘:一、他足食已,二、知他已足,三、发言劝食,四、不作残法,...心与识之并称。小乘俱舍宗主张心与识为同体异名,大乘唯识宗则以心、识二者为别体,而有一识、二识,乃至无量识之别...世间檀和出世间檀。世间檀就是凡夫的布施,或圣人作有漏心的布施;出世间檀就是圣人无漏心的布施。...(杂名)怨恨仇敌也。金光明经二曰:邻国怨敌兴如是念。...【不成有四】 p0328 因明入正理论云:不成有四。一、两俱不成。二、随一不成。三、犹豫不成。四、所依不成。如成立...【智】 智谓于事理作决断也。《大乘义章》卷九:‘慧心安法,名之为忍。于境决断,说之为智。’《成唯识论述记》卷...(术语)惜物而不与人,贪求而无饱足之心。法华经方便品曰:若以小乘化乃至于一人,我则堕悭贪。中阿含经三十一曰:...【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 p1094 瑜伽二十六卷十四页云:云何无分别影像?谓修观行者、受取如是影像相已;不复观察简...(352~410)东晋净土行者。彭城(江苏铜山)人。名程之,字仲恩。汉楚元王交之后裔,初任府参军,历任宜昌、柴桑县...夜摩天,华译时分,为欲界六天中之第三天名。...(经名)一卷,弥勒菩萨说,北凉昙无谶译。此即每半月诵之戒本也,此译最善,但为瑜伽禀承宗之戒本。...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问: 我们的福报是来自于过去布施财物,那我们就不用拼搏努力吗? 方海权答: 拼搏向上、刻苦耐劳、勤俭朴素也是一...
世尊教我及俱絺罗,观鼻端白,我初谛观,经三七日,见鼻中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洞世界,遍成虚净,犹如琉璃,烟...问: 如何讲法、问难不离空义? 惟贤长老答: 这个你就不要着相,要因机施教,在名句上不要执着,那就是辩才,因机...老鹰叼走了一只绵羊。一只乌鸦见到了立刻想学它。 乌鸦尽管身单力薄,嘴却特别馋。它在羊群上空盘旋,盯上了羊群中...
《六即佛颂》的作者是宋法云大师(10861158),字天瑞,号无机子,原籍长州(浙江长兴县),俗姓戈。师对内外典籍无...
彻悟禅师说:说着莲邦雨泪垂,阎浮苦趣实堪悲。世间出世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彻祖通达三藏十二部教典及其一切...
问: 请问如何正确对待生活、修行中的善缘、违缘? 答: 从空性的角度来讲,生活、修行中的外缘并无善恶、违顺、染...
公元前四世纪,意大利人皮斯阿司因犯罪被判绞刑。临死前,他因不能为母亲送终感到遗憾,希望能与母亲最后见上一面。...
二种护持事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二种灌顶 | 下篇:二种显示 |
Shenxiu 唐代僧人。禅宗北宗创始人。俗姓李,汴州尉氏(今属河南)人。少习经史,博学多闻。后出家受具足戒。5...
劝犯足食戒犯缘
心识
二檀
怨敌
不成有四
智
悭贪
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
刘遗民
夜摩
菩萨戒本经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福报是来自于过去的布施,那就不用拼搏努力了吗

调出入息消除内心散乱
如何讲法问难不离空义
模仿老鹰的乌鸦

天台六即佛义

娑婆不结娘生业,要作莲池自在人

如何对待生活修行中的善缘违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