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俱生法执、分别法执。(一)俱生法执,乃无始时来,熏习成性,常于一切法妄生执着,亦即与身俱生之法执。(二)分别法执,谓于邪教、邪师所说之法,分别计度而执为实法。分别之法执,菩萨于见道顿断之;俱生之法执,于修道渐断之。[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四] p20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法起,梵名 Dharmodgata。据新华严经卷四十五诸菩萨住处品载,此尊为住于金刚山之菩萨。又作法喜菩萨、法基菩萨、宝...(术语)有无四句之一。计我与五蕴身皆无之外道见,名为无句,即断见也。...(修法)Pauṣṭika,又作报瑟置迦,此云增益。又作补瑟迦Pauṣtika,护摩法四种中之增益法也。略出护摩仪曰:补瑟...【二法能令同梵行者得安乐住】 p0047 瑜伽十三卷二十三页云:又有二法,令居一处同梵行者,展转皆得安乐而住。...身病和心病。身病是人们身体上所发生的种种疾病;心病是人们心理上所发生的种种病态。...北宋僧。生卒年不详。四明(浙江鄞县)人。号广智。依四明知礼修习教观。闻讲净名经,顿悟性相之旨。历事既久,遂居...禅宗公案名。唐代曹山本寂禅师以居丧期满比喻悟道时,心身脱落之自在境界。从容录第七十三则(大四八·二七三上):...又作转相、见相。三细之一,九相之一。依前之业相,转而成为能见之相。此相既有动作,亦有能见之相;然此位之境界甚...【恼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小随烦恼心所之一.恼者恼怒,于忿恨之后,遇违逆事,因而爆怒,凶狠暴戾,有如蝎子螫...指佛陀在世教化之时代。然欲值佛世甚难,此系众生八难之一。(参阅“八难”318) p2618...(公案)五灯会元十二长水子璇讲师章曰:闻琅玡道重当世,即趋其席。值上堂次出问: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琅玡...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在佛教中,出家为僧,除了个人的修证解脱、播种解脱种子之外,也具有住持佛法、宏扬佛法的作用,而与佛、法并列为三...
人猪合体 看看人和人的关系:当年恩爱,今作怨家。昔日寇雠,今成骨肉。昔为母而今为妇。旧是翁而新作夫。宿命知之...
【修已于轮回盛事,不生剎那之希望。昼夜唯求解脱心,起时是生出离心。】 我们无始劫来这个妄想,不管对今生的爱取...
凌晨12点刚过,老公把我叫醒。他说接到姐姐的电话,说婆婆可能不行了,让我们赶紧去医院。睡意朦胧的我听到这个消息...有一回,佛陀对弟子说:「要把自己的心照顾好,不要攀缘;心若不断攀缘,烦恼就难断;以至于轮回六道,苦不堪言!要...一个寂寞的人,虽能引起他人的同情;但人之对于寂寞的境遇,总是容易引起哀伤的情绪。所以寂寞的境遇,总是不受一般...
所有存款,为防养老者,亦须交与孙子。即田地契志等,亦须交代的干干净净。 就是把你这一切一切的挂碍通通交代清楚...
律航大师,晚年才出家,平日不论行住坐卧,佛号不离口,念珠不离手。 大师念佛是用并耳念佛法,即将阿弥陀佛四字洪...
二法执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二法相违 | 下篇:二空 |
梵语 jīvasajjā。亦即抱存“具有生命的个体(jīva)”之想法。盖一般认为,个体即灵魂或人格主体之意,然在佛教...
法起菩萨
无句
补瑟置
二法能令同梵行者得安乐住
二种病
尚贤
曹山孝满
能见相
恼心所
佛世
琅玡山河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为什么出家人不能礼敬白衣

宿命通一看,你还敢结婚吗?还敢吃鸡吗?

心中抓取的影像越多,临终越难离开

【推荐】佛法让我找到利益家人的最好方式
对「攀缘」意义的误解
圣严法师:人格在寂寞中升华

临终时心里除佛号外,不使有别的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