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转相、见相。三细之一,九相之一。依前之业相,转而成为能见之相。此相既有动作,亦有能见之相;然此位之境界甚微细,犹不能辨,故以细称之。[大乘起信论义疏卷上之下](参阅“三细六粗”617) p429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又作祖影、祖师像。即绘画或雕刻的祖师之肖像。此类绘像或雕像,我国古来甚盛行。据佛祖统纪卷五十三之载,唐中宗尝...【无杂】 p1042 瑜伽八十四卷三页云:无杂者。无杂乱故。有系属故。...(行事)不限何经,书写之,为作佛事。谓为经供养。供养经之义。经者属于三宝中之法宝。供养经者,即供养法宝也。法...四律与五论之并称。为律宗之重要典籍。据日僧凝然之八宗纲要卷上载,四律,即:(一)属萨婆多部(有部)之十诵律(梵...位于四川大足县境。唐代开始凿造,历五代及宋代,明、清两代亦续有开凿。分布于该县西南、西北与东北之山区,大小共...亦名:亡人物嘱授善恶、亡僧物嘱授善恶、亡五众物嘱授善恶、病比丘嘱授善恶 子题:嘱授善、嘱授不善、不嘱授善、不...二戒之一。乃针对性罪而立之禁戒。又作性罪戒、性重戒、主戒、旧戒。与“遮戒”相对。此类戒律从犯罪之果报而言,属...【三种清净不相应】 p0208 瑜伽二十卷十七页云:当知清净不相应,亦有三种。一、诸烦恼断,究竟涅槃,名无怖处。二...(界名)阎婆度也。与阎婆度处项同。正法念经十三曰:阎婆叵度。...(名数)有五种(一)金光明经所说。一理法身,本觉之理性,诸佛众生所具,同一如如之理也。但在众生,为无明隐没,...Deqing 明末僧人。字澄印,别号憨山。俗姓蔡。安徽全椒人。少年信佛,19岁礼云谷出家,专心念佛,当年入冬受具...(印光大师校印本)...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
有一次,佛陀在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的祇树给孤独园。尊者阿难在一次禅思中体悟到:世间人的欲望是很少...
我们注意到,这十三代祖师有很多都是不可思议、从本垂迹的菩萨再来之人。善导大师相传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是非常不一...
静虑三品者,一,安住静虑;二,引发静虑;三,成所作事静虑。 前面的四种功德,都是一种散乱的状态,这个地方的功...
问: 您三年连续到秦皇岛讲法,我都亲临来听,可是心中还有疑惑。当年某法师拜师学佛,老师只让尊奉他一人,不许再...问: 如何理解直心是道场中的直心? 大安法师答: 直心就是正直心、真诚心,而凡夫众生大多是弯曲的心,伪诈的心。...
可悲呀众生,从无始劫以来,就一直在六道里面轮回,一直在胎生、卵生、湿生、化生里面打滚。没有人可救助,没有人可...有三位年轻人在一个小镇上看到一支送葬的队伍。他们打听到死者原来是他们的两位朋友:一位叫友谊,一位叫快乐,他俩...
实际上这部经典却是具足华严的十玄门,那些有眼光的这些注经家也都认为这部《阿弥陀经》就是略写的《华严经》。那么...
能见相
【佛光大辞典】
上篇:能见心不相应染 | 下篇:能依 |
(佛名)无量寿佛之别称。平等觉经一曰:无量清净佛,光明最尊第一无比。...
祖像
无杂
经供养
四律五论
大足石窟
亡物嘱授善恶
性戒
三种清净不相应
阎婆叵度
二法身
德清(1546~1623)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即使珍宝如雨下,欲望仍无法满足

先往生净土,再求阿鞞跋致

静虑能得三种功德

听经只能听一位法师的吗
如何理解「直心是道场」中的「直心」

印光大师《为在家弟子略说三皈五戒十善义》白话文
友谊、快乐、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