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阿弥陀佛在因位为法藏菩萨时,为立选择之别愿,所预见之佛土。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七中):“尔时,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中略),即为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应其心愿,悉现与之。时彼比丘闻佛所说严净国土,皆悉睹见,起发无上殊胜之愿。” p19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谛处】 p1376 集异门论七卷二页云:谛处云何?答:如薄伽梵于辩六界记别经中,为具寿池坚说:苾刍当知;最胜谛处...又作元明。指本觉。因本觉之体清净而有大智慧光明,故称本明。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八下):“由诸众生遗此本明...【有加行解脱与无加行解脱差别】 p0563 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卷五页云:问:云何名为有加行解脱无加行解脱耶?答:...(譬喻)以正法之滋味长养弟子之法身,犹如母乳之于幼儿也。涅槃经曰:饮我法乳,长养法身。...(术语)Vaśi-karaṇa,又作嚩舍,嚩誐羯啰拏,嚩始迦鲁拏。译曰敬意。四种坛法之第三。妙吉祥平等观门大教王经略...【现观总有三种】 p0955 倶舍论二十三卷十一页云:详诸现观、总有三种。谓见、缘、事、有差别故。唯无漏慧、于诸谛...Shijiamoun 佛教创始人。本名悉达多,意为义成就者(旧译义成),姓乔答摩(瞿昙)。因父为释迦族,成道后被尊...梵名 Sajgharaksa。又作僧伽罗叉。意译众护。须赖国人。早年出家学道,游化诸邦,至印度西北健驮逻国,为甄陀罽贰王...梵语 bodhyavga,巴利语 bodhipakkhiya。又作觉支、觉分。分,支分、因之义。菩提分广义之解释泛指追求智慧之三十七...比喻寿命之无常犹如朝露。鹿母经偈(大三·四五六上):“无常难得久,(中略)命如露着草。” p6883...(术语)回权大乘之心而归入一佛乘之法也。...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这是一个以商业为主流的时代,物质文明高度发达,财富积累也已成为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可是,很多人拥有了财富却不...问: 东林寺作为净宗第一祖庭,似乎特别强调计数念佛,譬如百万佛号闭关、五一佛七、十一佛七以及每日念佛规定数量...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天,舍利弗尊者率领众多比丘经行,而大目犍连、大迦叶、阿那律、离越、迦旃延...
流转门、还灭门。 丙二、转化生命 丁一、总说 什么叫流转门?它的生命的内心世界是: [触]、作意、受、想、思。 触...佛陀时代,释迦族的迦毗罗卫国受到舍卫国琉璃王的侵灭之时,当时迦毗罗卫的统治者是佛陀的堂弟摩诃男,是虔诚的佛教...问: 为什么同样都是在学佛,有的人越学越不顺心,有的人越学越有福,原因在哪里。 方海权答: 原因在于有没有如法...
本文从经典中选取了十二个形象的比喻,目的在于揭露美色的真相,警告人们贪色的过患。具体分美色、贪淫好色、贪淫好...
急于见佛之念易着魔。是急切的想看到佛,这种念头非常容易着魔,非常容易中邪。这是一种不正确的理念。 当以都摄六...
二百一十亿佛土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二守护 | 下篇:二百五十戒 |
护法阿罗汉者,谓钝根性,若游散便可退失现法乐住,若不游散即能不退住。...
谛处
本明
有加行解脱与无加行解脱差别
法乳
皤施迦罗拏
现观总有三种
释迦牟尼 (Sakyamuni)
僧伽罗刹
菩提分
露命
回大入一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做财富真正的主人
大安法师:为什么要强调计数念佛

当从善者,与净相应

怎样才能把善根启发起来
救释迦族人的摩诃男
为什么有些学佛人越学越不顺

贪淫好色的十二个比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