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如来之十二誓愿。即:(一)愿自他身光明炽盛。(二)愿威德巍巍开晓众生。(三)使众生饱满所欲而无乏少。(四)使一切众生安立大乘。(五)使一切众生行梵行、具三聚戒。(六)使一切不具者诸根完具。(七)除一切众生之诸病,令身心安乐,证得无上菩提。(八)转女成男。(九)使诸有情解脱天魔外道缠缚、邪思恶见稠林,而引摄正见。(十)使众生解脱恶王劫贼等横难。(十一)使饥渴众生得上食。(十二)使贫乏无衣者得妙衣。[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p18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原名羽,字云长。三国时蜀汉河东郡解县人。勇猛过人,为一代虎将。因素重情义,秉性忠直,故名垂青史。明神宗时,敕...(人名)优婆鞠多身虽不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然其功德与佛齐,故时人称为无相好佛。付法藏传三曰:大德今者,智慧高...亦名:从僧乞法五仪 资持记·释足数篇:“律中凡从僧乞法,并列五仪云,应至僧中,偏露右肩、脱屣、礼僧足、右膝着...(物名)以纸作钱形寓钱之意者。即纸钱也。...(术语)劝请佛菩萨,又召致人众也。大日经七曰:召请如本教。涅槃经一曰:召请涅槃众。...密教之十法界,与显教相异,以五凡五圣为十法界。 一、五凡 五凡者,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天也。 二...梵语 samudaye-dharma-jānam。为观三界之四谛所发十六心之一,八智之一。集,指四谛中之集谛。乃缘欲界之集谛而观...即指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等不律仪之七种恶戒。反之,为七善律仪。此七不善律仪各配以上、中、...(地名)阿利罗跋提河Ajiravati-nadi之略。舍卫城岸之河名。西域记六曰:阿恃多伐底河,唐言无胜,旧云阿利罗跋提河...【四缘不畏长时生死大苦】 p0468 瑜伽三十五卷十三页云:由四因缘,当知菩萨于诸众生,先起悲心;于极长时种种猛利...亦名:汉境大僧受具初缘、东土大僧受具初缘 子题:昙摩迦罗立羯磨受法、中夏戒律之始、僧祇戒心、昙无德羯磨、此方...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
宗门下讲规矩,讲用功,达到悟处。为什么这么说呢?比方古来,佛在第一次说法,给几位比丘讲客尘二字。当时,乔陈如...很久以前,有一位年老的国王,他决定不久之后就将王位传给三个儿子中的一个。 一天,国王把三个儿子叫到跟前,说:...
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世尊教诫比丘:在这世间上,有三种法,既不坚牢又不可靠!是哪三种呢?即:色身...问: 原本我们以为小孩子是天真、无忧无虑的,但其实现在的忧郁症、恐慌症病患年龄正在降低,小孩、青少年也有不少...
在《佛说华聚陀罗尼经》上,佛又说了这么一段话。佛言,若复有人于如来灭度之后,如来灭后,如来不在世了。行于旷路...有个姓李的商人做铺地砖的工作,跟一个客户谈好了,已经签了约,这才发现这笔生意做下去一定是亏本。客户也很会做生...
僧不二将投师受戒。菩萨曰:惜哉惜哉!堂堂相貌,表表仪形,不知自反,计其所作与俗人无异。吾见汝身在此处,而神游...
善根人直接从不迷下手,观想这个东西是我过去欠你的,还你就算了;禅定的人是这个境我不住,就像有人骂佛陀,佛陀说...
二六之愿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二六之缘 | 下篇:二六时中 |
【大号叫大那落迦】 p0245 瑜伽四卷七页云:又于大号叫大那落迦中,所受苦恼,与此差别。谓彼室宅,其如胎藏。故此...
关帝
无相好佛
乞法五仪
寓钱
召请
十法界
集法智
七不善律仪
提河
四缘不畏长时生死大苦
中夏大僧受具初缘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在宗门下得了好处的人,那不是学来的
最高尚的事情

【推荐】在不坚牢中,求得牢靠的功德利益
圣严法师:大人应该怎么帮助小孩

就这么一个功德,百千万劫不堕三途
信守承诺

持戒近善、转短命为长寿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