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九种真实之理;谛,即真理之意。九者即:(一)无常谛,谓三界诸法之生灭无常。(二)苦谛,指三界有漏之果报逼迫苦恼。(三)空谛,谓诸法之自性本空。(四)无我谛,谓一切法无我,无常一主宰之实我。以上四者为四谛中之苦果所摄。(五)有爱谛,视“后有”为“常有”而爱执之,即因“常见”而感受苦果。(六)无有爱谛,视“后有”为断灭而爱执之,即依“断见”而生苦果。以上二者为集谛所摄。(七)彼断方便谛,谓断舍苦、集之方便,即道谛。(八)有余依涅槃谛,谓虽已断除烦恼,证得涅槃之理,然尚存惑业所感之依身。(九)无余依涅槃谛,依身全然灭尽,身心空寂,归于涅槃界。以上二者属灭谛。此九谛为四谛之开衍。[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末](参阅“四谛”1840) p15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书名)世友菩萨造,唐玄奘译,一卷。萨婆多宗之所传也。宗派之部类各异,故曰异部。所宗之法互有取舍,轮转不定故...即能得无碍之身自在之力,而无有能障难加害之三昧。又作无害力身三昧。大日如来即住此三昧,宣说“三明真言”,此真...(名数)梵语薄伽梵之六义也。一自在,二炽盛,三端严,四名称,五吉祥,六尊贵。见佛地经论一。...【染污遍行同行相应】 p0878 杂集论五卷十七页云:又有染污遍行同行相应。谓于染污意四种烦恼。由此四法,于一...三病之一。贪爱之心,能病恼有情,害出世之善心。修不净观可对治之。[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九](参阅“三病”600) p...(譬喻)糟者取酒后之滓。糠者取米后之糠。以喻憍慢之比丘及粗恶之法。法华经方便品曰:众中之糟糠。大法鼓经上曰:...【意有三种】 p1208 大毗婆沙论十三卷五页云:意有三种。谓异熟生、等流、剎那。剎那者:谓苦法智忍相应。...(地名)Harikela,谓缅甸阿罗犍Arakan地方。求法高僧传下有曰:从师子洲东北,泛舶一月,到诃利鸡罗国。此国是东天...【如理行】 p0575 法蕴足论二卷十二页云:如理行者:谓八支圣道、名为如理。佛弟子众、于此中行名如理行。又世...子题:打露杖、可讥嫌处 行事钞·头陀行仪篇:“(一、入聚法)四分,兰若比丘,入村乞食者,清旦净浣手,至衣架边...元代中山(河北正定)人。字仲贤。善于绘画,尤工佛像。元贞元年(1295),以绘成宗御容而得任御居使。于道释人物之...(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兰(lan)帝(di) 頞(e)蓝(lan)谜(mi) 室(shi...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
阿弥陀佛怜念悲悯我等罪业众生,如慈母对待独生子女一般。用兆载永劫的时间,为我等构建了最理想的佛国西方极乐世界...
这个理观的智慧所带动的有六个阶段。 一、理即佛。一切众生但有性德佛乘。 二、名字即佛。闻此佛乘,能生信解。 三...
那么下面就是能除罪否疑。那有人问:临终的时候以猛利的心念佛能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那么平时至诚心称念名号也能除...八关斋戒是佛陀为了使在家信众有机会学习出家生活,藉以长养出世善根,种植出世正因,而特别开设的方便法门。所以,...虽然,人生有很多苦难。人来到世间,就已经是一出悲剧的开始;但是,生命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其他的内容。幸福不是...
学佛第一个观念,就是 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 。看众生的过错,永远污染自己,根本不可能修行。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慈禧晚年时,得了一场重病:高烧不退,且口干舌燥、咳嗽痰多、心慌怕冷,以致呼吸困难、上气不接下气。而且不想吃饭...有行无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 (与陈锡周居士书) 若参而不得,以心中常存一不知是谁不能往生之念...
九谛
【佛光大辞典】
上篇:九缚一脱 | 下篇:九斋日 |
除一切恶趣,梵名 Sarvāpāyajahah。又作破恶趣菩萨、舍恶道菩萨。略称除恶趣菩萨。为密教胎藏界现图曼荼罗除盖障...
异部宗轮论
身无害力三昧
六德
染污遍行同行相应
贪病
糟糠
意有三种
诃利鸡罗
如理行
乞食法
刘贯道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咒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推荐】阿弥陀佛接引临终人事迹三则

理观智慧所带动的六个阶段

【推荐】带业往生对我们多么的重要
八关斋戒
微笑地面对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