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王”即佛陀。“九品”为净土世界之九种品位。阿弥陀佛为净土世界之教主,故称九品觉王。 p14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梵名 Sāramati。音译娑啰末底。据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疏卷上所载,为中印度那烂陀寺之僧,佛示寂后七百年之刹帝利种,...(仪式)歌颂赞叹佛德也。梵语谓歌颂为呗匿。诸经要集四有呗赞篇。...唯识家于四善根位之忍位中,发下品之如实智,观所取之境为空无,而决定印持之;由此印持而观能取之识,亦如境般之为...【极七返】 p1197 显扬三卷十一页云:一、极七返。谓卽预流果、由善修圣道故;或于天上,或于人间,或天上人间,受...(名数)一、因力,宿世之善根力也。二、缘力,善智识之教诲力也。此因缘和合,能起行。三、意力,如理作意之力也。...亦名:洗钵水戒释名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洗钵水者,杂饭水也。”(事钞记卷二五·四二·一二)...(形像)胎藏界释迦院之虚空藏,据秘藏记末曰:左手持莲华,上有如意宝,右手持白拂。虚空藏院之虚空藏,据大日经疏...(术语)制懈怠而不听受正法之戒也。四十八轻戒之一。新学之菩萨,每有讲法,应持经律卷,至法师所,听受咨问之,山...指天界之妙食。即人界所无与伦比之美味妙食。起世经卷七(大一·三四五下):“四天王天并诸天众,皆用彼天须陀之味...小乘者,对大乘而言。乘者,运载之义,以喻能乘人而到其果地之教法也。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言小乘者,小根小机所乘...【三清净】 p0172 大毗婆沙论一百十七卷十四页云:为三妙行,摄三清净?三清净,摄三妙行耶?答:随其事展转相摄。...毗尼日用切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往生论...
烦恼浊有五种: 第一种是贪。有了贪心,这也想要,那也想要;这也舍不得,那也放不下。不但永远不能脱离娑婆世界,...
问: 佛弟子跑因果道场,什么附体,不让去寺院,不让供养等。求师父快给开示,怎样对?快救众生。 大安法师答: 什...
所谓比丘十八物,又称头陀十八物,即是指古代大乘比丘日常生活中所使用常随身携带的十八种物品,又称为道具,一般以...有个弟子曾经问我:『师父,我很积极,可是我也很急,因为我总是想用很短的时间做很多事。每次一件事还没做完,就老...
修行除了要注意眼前的因缘,更要注意未来的因缘,就是生命规划。一般没有学习佛法的人,生命的规划只到今生结束,我...有一位寡母茹苦含辛把幼小的独子抚养成人,母子身影相吊,相依为命,走过艰辛坎坷的日子。儿子长得温文儒雅,才学出...
我们修行要了生死、成佛道。首先我们要发长远心、精进心,要吃得苦中苦,方能成为人上人。我们现在是贪嗔痴三毒充盈...有一个剃头匠,很不会说话,每次说话都伤人,常惹人不乐意。他怕砸了饭碗,所以给人剃头时就不说话。有个地方官听说...
九品觉王
【佛光大辞典】
上篇:九品弥陀 | 下篇:九拜 |
因是种因,果是结果,由此因而得此果,是因果义。又因是所作者,果是所受者,种善因必得善果,种恶因必得恶报。...
坚慧
呗赞
印顺定
极七返
十三力
弃洗钵水白衣家戒释名
虚空藏形像
懈怠不听法戒
天食
小乘
三清净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念阿弥陀佛求生到极乐世界的法门,真的是太简便了

跑因果道场搞附体,还不让去寺院

比丘十八物
圣严法师《赶而不急》

对来生没有计划,生命就不知道怎么活
母亲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