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楞伽经卷四,谓一切外道有七种无常,乃非佛法。即:(一)作舍无常,以四大造色,作已而舍,故为无常。(二)处坏无常,处即诸色形状,彼以为四大及造色毕竟不坏,但观形状长短等坏灭,故谓无常。(三)色即无常,前项乃见形处变坏以为无常,此项谓形色即为无常;佛破其言,谓同前之处坏无常。(四)转变无常,以四大及造色为常住,唯色相之转变为无常。(五)性无常,即彼计着无常之自性不坏;谓此性虽不坏而能坏一切法,使之无常,犹杖破瓦石,坏他物而自体不坏。(六)性无性无常,四大之性皆无自性,能造及所造之相皆变坏是为无常。(七)不生无常,一切之法本来不生,不生即无常,佛破其言,谓不生尚无,何有生灭?名为无常,实不成无常。 p11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传说)未曾有经上云:有野干为师子所逐,坠井中,将死,说偈忏悔于佛。帝释闻佛名,感未曾有,自天降,礼拜供养野...(一)梵名 Kharostha 或 Kharostī。传说中印度古代之仙人。又作佉路瑟吒、佉卢虱底、佉卢吒。略称佉卢、迦留、卢吒...(名数)缘觉之所观也:一、蕴善巧,为五蕴。二、处善巧,为十二处。三、界善巧,为十八界。四、缘起善巧,为十二因...梵名 Cārya-nidāna。凡二卷。后汉竺大力、康孟详共译。又作宿行本起经。收于大正藏第三册。叙说释迦牟尼佛托胎、...比喻修学佛道。学佛道之人,于佛所言说者,无不信服悦顺;犹如食蜜,中边皆甘美。[四十二章经] p4001...【五事三断分别】 p0277 瑜伽七十二卷十五页云:问:如是五事,几见所断?几修所断?几不断?答:相、通一切。名、...【见分】 唯识宗所立识体四分之一。见分即指诸识的能缘作用,为认识事物的主体;亦即能照知所缘对境(即相分,为认...(术语)Upasaṁpanna,译曰近圆。受大戒者之美称。寄归传三曰:既受戒已,名邬波三钵那。注曰:邬波是近,三钵那是...(名数)一,无想天无心,外道生于色界四禅天之无想天,五百大劫间受无心果报之位也。二,无想定无心,外道为生于无...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向塔舒脚坐,除病,若中间有隔,强力所持。”资持记释云:“中间隔者,有物障也。”(事钞记...有者相有,空者性空,相有不离性空,性空也不碍相有,故相性一如,有空不二。般若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
曾经有几位道友,她们都发愿说:今生当中,修行一定要证得道果。说起来容易,真能那么容易吗?但慢慢的我觉得实在也...
我们刚开始叫做善念,一般人叫善念,从善念要提升到一种愿力。因为你善念是不决定的,善念有时候会受情绪的影响,有...
走路要轻 行的威仪最先入人眼目,超然的仪态亦可化导众生。行要杜绝杂乱不匀、轻佻放肆、拖沓散漫。轻步慢行不仅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缺点,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做到客观地、公正地评价自己。能够平心静气地正视...
有了信心以后要发愿,净土的愿是二个:第一个厌离娑婆,第二个欣求极乐: 我们相信佛法以后,我们就相信有来生的观...
身有三种过恶。杀生、偷盗、淫欲这三种过恶。我们身要不杀、不盗、不淫,断除这三种过恶。 不杀生前边给大家说了,...
过去,佛陀住在王舍城附近的摩拘罗山时,有一日,佛的侍者罗陀比丘请示佛陀:世尊,所谓众生者,何以名为众生呢? ...
蒙山,在四川省雅州府名山县。这座山的前面,有一个最高的山峰,叫上清峰,产生甘露的。不动法师就在这个地方修道,...
七种无常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七种净 | 下篇:七种善 |
鉴真,是我国唐代赴日本传戒并首创日本律宗的高僧。唐垂拱四年(688),生于扬州江阳县,俗姓淳于,十四岁从智满禅师...
帝释拜畜
佉卢虱吒
十善巧
修行本起经
食蜜
五事三断分别
见分
邬波三钵那
五位无心
向塔舒脚戒开缘
有空不二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若能做到这三种法,现生证二果

这种善业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去寺院要注意哪些「轻重」
让反思成为成功的加速器

在娑婆打滚得越久,要出去就越困难

淫心不除,不可能出离生死尘劳

五阴缠缚乃众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