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持记释云:“不犯,准律有五:一、若舍着地与;二、若使人与;三、若与父母谓住外道者。僧祇不开;四、与塔别房作人,计作食价与;五、若力势强夺去。”(事钞记卷二四·二一·一五)
佛教词典 > 南山律学词典 > 正文
【二教六理】 唯识宗用为证明第七末那识的存在,举出二种教证与六项理论。二种教证者,一为引《入楞伽经》的偈子:...(经名)具名大乘八大曼拏罗经。一卷,赵宋法贤译。说观自在菩萨乃至地藏菩萨八大菩萨之修法。...梵语 sat, su, maju。分别音译作萨、苏、曼乳。意译不可思议、绝待、不能比较者。殊胜之经典,称作妙典(特指法华经...(术语)解道而自乐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以道受乐。阿育王经八曰:今已得道乐。...【有漏界】 p0543 法蕴足论九卷二十四页云:云何有漏界?谓有漏五蕴,是名有漏界。...(术语)译言有苦涅槃。谓外道小乘之涅槃也。慧苑音义下曰:乌波,此翻为有,提云苦也。谓二乘所得无余涅槃,未离变...梵名 Amoghasiddhi。又作不空成就佛。金刚界五佛之一。位于金刚界曼荼罗五解脱轮中北方月轮之中央。表五智中之成所...(修法)顶上灌五瓶誓水之圣式也,或为结缘,或为传密法,而行之。是洗除罪恶注入功德之意也。...云何智者于界善巧?佛言。智者于十八界。如实知见。是界善巧。谓如实知见。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阐明万法皆空的教法,如诸部般若经所说者是。...(流派)法相宗之异名,彼宗以万法唯识之法门为主也。...(印光大师校印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
《四十二章经》中,佛说: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作无修无证之者。何谓无念无作无修无证之者?即是无所染着...
一粒种子看起来虽不起眼,但植入土中生根、发芽、成长,终将结果累累。小小的一个心念动作,就像一粒种子 有位居士...
佛陀早就讲过,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无常无常才是这个世界永恒的真相。 佛教的一个基本理论就是诸行无常,这是佛教三...天下父母心古代的人都希望多福多寿、多子孙。子孙多即宗祠广阔,而且绵长,这是做父母的人最大心愿。而且望子成龙、...
这幅图描绘的是禅宗极为有名的公案,说的是唐代夹山善会禅师被船子德诚禅师三次打入水中而开悟的经过。唐代的夹山禅...
或问参禅得悟者相望于册,念佛得悟者何寥寥其未闻也?噫!盖有之矣,子未之见也。且参禅人得理之后,终不哓哓以自鸣...人之病,有肉体之病,亦有心灵之病; 治病之药,有物质之药,亦有智慧之药。 何者为病?何者为药? 贪嗔嫉妒为病,...
北周人卢光,素来崇尚佛道,对三宝至诚恳切,极为恭敬和信仰。他和一批文武官员曾跟随太祖皇帝到檀台山去打猎。准备...
与外道食戒开缘
【南山律学词典】
上篇:与外道食戒缘起 | 下篇:与女人同行戒犯缘 |
(杂名)即助手也,楞伽经四曰:心为工伎儿,意如和伎者。五识为伴侣,妄想观伎众。...
二教六理
八大曼拏罗经
妙
道乐
有漏界
乌波提涅槃
不空成就如来
大灌顶
智者于界善巧
无相教
唯识宗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赤裸裸地来到这世间,亦两手空空的离开

一千斤的盐

透视爱情的无常
杀子求子

船子和尚与夹山禅师

为何念佛得悟的人寥寥无几呢
应病与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