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钞·诸杂要行篇:“僧祇,然火七事无利:一、坏眼,二、坏色,三、羸,四、衣垢坏,五、坏卧具,六、生犯戒缘,七、增世俗话。”资持记释云:“坏色,谓面无神色。生犯戒缘,即露地然火、掘、坏等戒,因而成犯。”(事钞记卷四○·三六·一九)
佛教词典 > 南山律学词典 > 正文
(杂语)Suvarṇa,译曰好色。见梵语杂名。...【三学能治所治分别】 p0216 显扬七卷六页云:能治所治分别者:谓增上戒学,是烦恼缠止息对治。增上心学,是烦恼缠...(譬喻)尘者微尘。刹尘者,无数国土之义也。唐华严经世主妙严品曰:清净慈门刹尘数,共生如来一妙相。秘藏宝钥下曰...(名数)圆教之位次也。法华之圆教,以六即为位次,而以分真即之位长,姑借别教之位,分其品秩。八位中前一位从法华...【相见道】 p0836 成唯识论九卷九页云:二、相见道。此复有二。一、观非安立谛,有三品心。一、内遣有情假缘智...【厌患对治修】 p1276 瑜伽六十六卷十四页云:当知此中从了相作意、乃至胜解作意,名厌患对治修。...亦名:覆头戒开缘 子题:帽覆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不犯者,有病、患寒、头上生创(疮)、命梵难覆头走者。”资持...(名数)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四曰:一、生年上座,生年尊长耆旧者。二、世俗上座,如知法、富贵长者、大财大位、大族...止是停止,犯是不作善法,停止不作善法,叫做止犯。...日本古物。又称天寿国曼荼罗。日本推古天皇三十年(622),圣德太子薨后,妃橘大女郎欲观太子往生天寿国之情状,遂...(经名)一卷,东晋昙无兰译。说听施比丘不乐法,将废道。佛以方便说旅人不知道者问知道者之喻以化之。...优婆塞戒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
1、勿忘世上苦人多。 2、于平常处见禅境。 3、为人要真,真人成佛。 4、常行天下才能学到东西。 5、天行健,君子以...在某次法会的因缘,担任机动组的职事,繁重而忙碌的出坡作务中,因不小心而有些许受伤,但因不碍事,所以也就没有多...分二:一、世法上竭诚方获实益 二、佛法上竭诚方获实益 一、世法上竭诚方获实益 【谚云,下人不深,不得其真。此言...
什么样的情况会导致曾经发过菩提心又忘了、失去这个菩提心呢?释迦牟尼佛法华会上的这些弟子,都是在尘点劫前大通智...
世人以为,忍耐等同怯懦,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将违逆之境生硬吞下。这只是凡夫的硬忍耐而已。苏东坡曾如是论及忍耐...在佛经中说到一段譬喻,一群捕鱼之人,一天,卖鱼以后错过了住宿的旅店,不得已就在路旁一家花店借住一宿。花店里面...
佛陀过去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游化之时,一日,世尊以手指抓取地上的土后,问比丘们:你们认为我指甲上的土多呢?还...问: 末法时代众生,以障深慧浅为主要特征,不知一门究竟怎样讲?是指关于耳根圆通一门呢?还是佛法一门?或是相比...
然火七事无利
【南山律学词典】
上篇:无记心犯戒 | 下篇:然灯法 |
梵语 ?rī。音译作室利、师利、尸利。又称为吉羊。关于吉祥之用语,散见于诸经典中,如吉祥果、吉祥草等。吉祥果,...
苏嚩啰拏
三学能治所治分别
刹尘
八位
相见道
厌患对治修
覆头白衣舍戒开缘
三上座
止犯
天寿国绣帐
比丘听施经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妙湛老和尚法语开示集
一张长条桌的启示
竭诚方获实益论讲记

四种恶法能够令菩萨忘失菩提心

【推荐】善忍者绝非懦夫,乃是豪杰丈夫
香花与臭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