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名)一卷,东晋昙无兰译。说听施比丘不乐法,将废道。佛以方便说旅人不知道者问知道者之喻以化之。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名数)一、性罪,杀盗淫妄之四重戒,其自性是恶,不待佛制,犯之则得罪报也。二、遮罪,酒戒等自性非恶,佛为保护...(名数)声闻缘觉之人虽云入无余涅槃,然犹有三事之余残,非真无余也。一、烦恼余,断三界内之见惑思惑,犹余界外之...(地名)大般若经四处十六会之一处也,在王舍城竹林园中。五百九十三卷至六百卷,说于此处,即十六会中之第十六会也...【方便究竟作意】 p0376 显扬七卷十三页云:方便究竟作意者:谓倍修习上品乐断乐修故;双修止观,数数观察。如是行...(术语)旧曰思惑。新曰修惑。于修道而断之贪瞋痴等迷事之惑也。其惑有八十一品。...【意业】 p1206 成唯识论一卷十五页云:审决二思、意相应故,作动意故;说名意业。 二解 成业论十九页云:意者:谓...(菩萨)Abhayaṁkara,如来名。译曰离怖畏。见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术语)头陀之行法,虽有十二种,然多就乞食之一行而云。...(名数)一世长者,二出世长者,三观心长者也。文句五曰:世备十德:一姓贵,二位高,三大富,四威猛,五智深,六年...(术语)佛法准于时药时食等,亦有时衣。如入王宫聚落时,着僧伽梨。居房时着安陀会,谓之时衣。智度论二十二曰:如...据华严经疏卷五十二载,菩萨有二种无碍,即:(一)智慧于境无碍,境,即法界之理。指菩萨以平等智,证于法界之理,理...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病来哪得心无苦,梦里焉知身在床 进一步用生病来看,病来哪得心无苦。谈这个过量境界的,在宗门下常常有些人会出现...
气血不调会导致手脚冰凉、精神不振等症状。今天向考虑冬令进补的朋友们,推荐六款纯素的补气补血汤,既补了身体,又...
中道又分为二: 一者、但中 ─ 唯有理性,不具诸法。见但中者,接入别教。 二者、圆中 ─ 此理圆妙,具一切法。见圆...
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绝不妄想见佛见境界之事。以心若归一,见佛见境界,皆不至妄生欢喜。遂致得少为...
问: 法师,经常做很多梦,是不是因为日常生活中妄念太多了? 大安法师答: 常做种种杂七杂八的梦,确实是说明你的...
第九 皆得神足飞行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这...
首先我们要知道:其实你的生命是由你自己的心所变现的,你过去的心态,变成了现在的你;你现在的心态,又变成来生的...放下修行的时间,时间的长短不代表一个人的智慧;放下诵读得滚瓜烂熟的经文,读经的多少不代表一个人的修行境界;放...
比丘听施经
【佛学大辞典】
上篇:比丘尼阿姨 | 下篇:比丘避女恶名欲自杀经 |
(术语)旧曰作戒无作戒。新曰表戒无表戒。受戒者登戒坛,发表身口意之三业,而正受得戒法,名为表戒。此时受者体内...
二罪
三余
白鹭池
方便究竟作意
修惑
意业
阿婆孕迦罗
头陀行
三种长者
时衣
二种无碍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病来哪得心无苦,梦里焉知身在床

冬令六款纯素补气补血汤

一个人开始内观时,他就是在开显宝藏

念佛时见到瑞相怎么办

经常做很多梦,如何念佛才能安眠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皆得神足飞行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