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声闻缘觉之人虽云入无余涅槃,然犹有三事之余残,非真无余也。一、烦恼余,断三界内之见惑思惑,犹余界外之无明惑。二、业余,虽尽三界内之有漏业,犹余界外之无漏业,三、果余,虽出三界内分段生死之苦果,犹余界外变易生死之苦果。说详佛性论三,起信论义记上本。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流派)Bhadrayānika,小乘二十部之一。佛灭后三百年,自犊子部流出。部主名曰贤。以贤为祖,故称为贤胄部。其所...【乐触】 p1307 品类足论三卷三页云:乐根云何?谓顺乐受触所触时,所起身乐心乐,平等受受所摄。是名乐根。...(名数)小乘立三无为:一择灭无为,旧云数灭无为。择者简择事物道理之智慧力也,数者智慧之法数(有为之法,诸数多...禅林用语。又作日单。丛林中,副寺或库头每日签定全寺收支,呈于方丈,称为日单。因一日所记条目不多,数纸往来如飞...乃宽袍大袖之唐装,为我国佛门缁素二众礼佛时所穿之衣。又作大袍。系依黄袍之形式稍加修改而成;黄袍,乃隋代以后天...【智月】 梵名 Jnanacandra,音译若那战达罗,唯识十大论师之一。据《成唯识论》卷一所载,他是护法的弟子,为那烂...亦名:时施非时施 子题:时施、五利赏劳唯局前安居人、非时施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檀越施衣有二:谓时、非时也。...(杂名)中央之尊体也。就三尊或五佛等而言。...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缘因佛性。正因佛性是众生本来就有的真性;了因佛性是明白一切真正的道理的意思;缘因佛性是修...(人名)Dharmaruci,比丘名。高僧传二曰:昙摩流支,此云法乐。历代三宝记八曰:昙摩流支,此云法希。...【犯戒】 p0521 如五怖罪中说。 二解 俱舍论十八卷十六页云:论曰:诸不善色,名为犯戒。此中性罪,立犯戒名。遮、...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晚课蒙山施食仪...十善业道经...有一天,法启禅师听到几个小沙弥在讨论佛教宗派的问题,有的说禅宗第一,有的说禅宗最好,议论间不乏对其他佛教门派...1、修行人要明白因果 别人骂我辱我,打我害我,偷我抢我,是自己没有福,前世今生不能守戒,造下罪业,现生受报。大...
问: 《无量寿经》里说,正心正意,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难道在这个世间受一次八关斋戒,参加...
在通途教理当中,靠自力在这个浊恶的秽土修行,别说一般修行功夫不得力的,就是大修行人在生死关头都难以作主。这点...
我们在四祖寺举办禅七,四祖寺就是四祖开辟的道场,四祖留下来的开示,就是《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我想,很多人都...
福报,是佛家用语。福报是果,因在于修。福报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修得来的。 南怀瑾老师在十一岁上遭遇了一件奇特...
十回向位言回向者,具足三义:一、回事向理;二、回因向果;三、回自向他。以此三义,事理和融,顺入中道法界,故名...
(上)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今天讲修持门中的第七,净戒门。 一切修行法,清净法,都是以戒律为基础。像我们要...
三余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学 | 下篇:三缚 |
(名数)一苦苦,自寒热饥渴等苦缘所生之苦。二坏苦,乐境坏时所生之苦。三行苦,为一切有为法无常迁动之苦。见俱舍...
贤胄部
乐触
三无为
飞单
海青
智月
檀越施衣
中体
三因佛性
昙摩流支
犯戒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哪一宗最好
修行人的七条正思维

受一次八关斋戒,就超过极乐世界修一百年吗

修悟兼顾莲品上上

从随缘中得到无量法喜

南怀瑾11岁家遭匪劫醒悟福报

如何把「无住」跟「生心」达到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