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持记·释钞序:“今明通持者,止持有二:一、行前三心,受体无污,义名止持。二、约行心,通缘受体,善恶事法,历然不昧,即是二持也。”(事钞记卷二·二八·一三)
佛教词典 > 南山律学词典 > 正文
指承佛敕命,永住世间守护正法之十六尊罗汉。一般系十六尊同受供养。即:(一)宾头卢跋罗堕阇(梵 Pindolabharadvā...亦名:制听事法 子题:制教事法、可学事、可学法、听门事法 戒本疏·持犯方轨:“次对作持。亦就制听,以明持相。(...【想受灭无为】 唯识宗所立的六种无为之一。想与受就是遍行心所中的想、受二心所,行者入灭尽定,想、受心所不起现...(术语)南方佛教之对。纪元前三世纪阿育王传道师派遣后,发达于印度北部,传播于西藏,支那,日本等之佛教总称。此...(异类)鬼道中之有势力者。于诸鬼为最胜。所受富乐类于人天。如罗刹夜叉等皆是。...日本佛教界举行大法会时,有司重要职务之七位僧侣,称为七僧。即:(一)讲师,(二)读师,(三)咒愿师,(四)三礼师,(...(术语)大乘许于一时有多佛出世,且勿论。小乘则于俱舍十二有二说:萨婆多师之义,无边之世界,唯一佛出世,无二佛...一、寿命自在,菩萨成就法身慧命,已无生死寿夭之数,虽经历万劫而不增长,即短促的刹那亦不减退,但为渡众生,随机...又作听法、闻经。谓听闻佛之教法。凡从佛直接闻法、从高僧闻法、从经典闻法等,均通称为闻法。闻法乃信教入道之第一...意谓恒河沙之世界,即指无量无数之佛世界。金刚般若经(大八·七五一中):“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子题:四药相和不等从强、四药相和俱等从首 行事钞·四药受净篇:“(一、 不 等从强 )萨婆多,四药相和,从强而服...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成佛道,号正法明。但以度生念切,救苦心殷,不离寂光,垂形六道。遍于十方微尘佛国,普现...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前面的通序是一...
你的佛号跟你的心理的水平是有关系的。你心理的素质不够,你是创造不好坚定的佛号的!因为你的佛号是谁在念呢?不是...我们上一次谈的是生死的问题,今天我们讲的是《六祖坛经》的般若品第二,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本性上的东西,这个是修行...
佛陀在《贤愚经》中讲道: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乃至身肉。济活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为天帝...第一篇 智慧之眼 ■.智者多闻 多闻令志明,已明智慧增; 智则博解义,见义行法安。 法句经.多闻品 多闻是博闻强记,博...
禅和茶在佛教当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喝茶讲禅,茶道又与禅相结合,所谓禅茶一味,就是要通过茶去领悟禅的定义。自古...
修行首重见地。确立圆满的见地,是修行的第一步。这第一步,如果方向错了或出了偏差,后续的修行一定会遇到不少障碍...
止持有二
【南山律学词典】
上篇:止持制门二位 | 下篇:止持听门中事法 |
(杂语)Ruta,译曰大声。大日经疏一曰:噜多是大声,啰尾多是小声,涅瞿衫者长声,又兼多声。...
十六罗汉
作持制听事法
想受灭无为
北方佛教
势力鬼
七僧
一佛多佛
十种自在
闻法
沙界
四药相和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观音菩萨救苦心殷垂形六道

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如何让佛号更加坚定呢
慧律法师《六祖坛经第二品随缘开示》

【推荐】身为佛子,日常生活中如何与父母相处
圣严法师《智慧100》

通过茶去领悟禅的义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