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持记释云:“僧祇五种对答,学者宜依。岂唯离罪?颇彰大度。凡愚睹施,谁不动怀?不知教制,多回入己;贪婪鄙吝,不异下流;恶业积深,终归异趣。觌此圣训,岂不介怀?”(事钞记卷二一·四七·一二)
佛教词典 > 南山律学词典 > 正文
(杂名)此难陀是跋难陀之兄,非佛弟难陀也。根本律云:难陀有一共住弟子,名达磨,常怀惭耻追悔为心。于诸学处,爱...【九种心住由六力成办】 p0096 瑜伽三十卷十页云:当知此中,由六种力,方能成办九种心住。一、听闻力。二、思惟力...(术语)又唱法语愿求施主或先亡福利,名为咒愿。此有食时咒愿与法会咒愿二种。若总言之,则修菩萨之行者一举一动悉...(名数)一、身病,一身四大不调所生之病苦,谓之身病。二、心病,或欢喜太过,或忧愁太过,或依恐怖,或依愚痴等,...【彼果智体】 p0800 摄论一卷二页云:三种佛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变化身;说名彼果智体。...【象迹】 p1186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页云:象迹者:谓于不净等想为第一故。所缘广大故。...亦名:缘不净 子题:翻秽令净、净人行食 行事钞·四药受净篇:“缘不净者。本是净具,遇缘染污,故须 翻 秽令净 。...(职位)禅林之书写僧也。...(譬喻)恶业所感之猛风,劫末大风灾时及地狱等所吹之风。又,善恶之业,能使人转而轮回三界,故譬之曰风。正法念经...天人将死时有五种衰相现前,即 一、头上花萎,就是头上所带的花冠渐渐枯萎; 二、衣裳垢腻,就是无缝的天衣...全一卷。又作习定论。印度大乘宗经论部。无著菩萨颂,世亲菩萨释,唐代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据开元释教录...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
3月16日一大早,起床后,我习惯地看一眼微信,突然看到了辅导员师兄前天晚上11点40分在班级群里发的一条消息:净时...
有些人一提起佛号就容易昏沉,对不对?他不念佛还不会昏沉,他一提佛号就昏沉,这个你就要知道你要拜忏了,你真的要...
警世非常,觉诸幻化。 这是透过无常观,策发我们的出离心。虽然我们明明知道戒定慧会召感功德,烦恼罪业会召感痛苦...
修行一法,易则容易,难则实难。易者,只要你放得下,信得实,发坚固心和长远心,就可成功;难者,就是你我怕吃苦,...如果不能觉察自己的偏执,就会被自己的好恶所蒙蔽; 也就会理直气壮的拿着自己所执着的价值标准,去衡量外在环境。...
【原文】 人子于父母,服劳奉养以安之,孝也。立身行道以显之,大孝也。劝以念佛法门,俾得生净土,大孝之大孝也。...
净土宗一般人的盲点在哪里?在第一个。我相信净土宗的人多少对今生的痛苦都有所体会。所以你说这个人会追求今生的五...
佛教经典中,明确记载女众一生只能出家一次,而男众能出家七次,使得不少人认为,佛教好像重男轻女,有歧视女性之嫌...
檀越施物问僧对答
【南山律学词典】
上篇:檀越施时现前得施法 | 下篇:檀越施与下众法 |
指镂刻于岩石表面之经文。又作石刻经、石刻、石藏。大宝积经卷七十八、正法念处经卷四十八等均有刻经偈于石壁之记载...
难陀弟子
九种心住由六力成办
咒愿
二种病
彼果智体
象迹
翻净中缘不净须翻
书记
业风
五衰
六门教授习定论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两场助念带给我的触动

念佛就打瞌睡,一定要先修忏悔

修无常观能使自己精进修学

只要发坚固心和长远心,就可成功
【推荐】圣严法师《觉察自己的偏听偏执》

这是大孝中的大孝

【推荐】调整心态比你佛号数目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