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掘地戒十。多论,制掘地坏生有三益:一、不恼害众生故;出家修慈,宜愍物命,制不掘坏,离恼害故。二、为止诽谤故。三、大护佛法故。佛不制此二戒,一切国王,当使比丘种种作役,事务纷动,废修正业;由佛制故,国王息心,不复驱役,得使比丘息心修道,发智断惑,终成出益,岂非大护也?”(戒疏记卷一三·四九·一一)
佛教词典 > 南山律学词典 > 正文
【有佛出世得值圆满】 p0559 瑜伽九十四卷十一页云:卽于圣处有佛出世得值圆满者:谓如今时,有薄伽梵释迦牟尼...(人名)具名沓婆摩罗弗多罗。经论中末后之一语,汉译曰沓婆摩罗子。如舍利弗多罗曰舍利子。...一切佛法,非解不明,非行不达,行继解后,意在此也。...亦名:对首三十三法 子题:但对首法二十九、内外资缘法有十二但对首、悔犯法有六但对首、白告法有六但对首、制法有...指利益与安乐。按利与乐为一体之异名,或谓后世之益为利,现世之益为乐。[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成唯识论述...(名数)一律仪无表色,依受善戒之表业而发,或与禅定共发,或与无漏智共生,有防非止恶之功能者。二不律仪无表色,...(杂语)译曰清净。名义集四曰:波婆提伽,或云梵摩,此云清净。...(名数)见修无学之三道中,特于见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建立九种之区别也。盖遍知为于四谛之境周遍知之之意。虽以智...(传说)摩诃僧祇律五曰:过去世时,香山中有仙人住处,去山不远有一池水。时池水中有一鳖,出池求食,食已向日张口...【六十二见趣】 p0305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九卷十二页云:六十二见趣者:谓前际分别见、有十八。后际分别见、有四十...又作三十佛名、三十日秘佛。以三十佛菩萨配一个月三十日。此义为经论所无,但据虚堂和尚语录卷十载,乃五代顷,五祖...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到唐山出差时,有一位老者给我讲了一个有关放生的故事,说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 这位老人告诉我,在1976年以前,他...问: 现在的人淫欲心都比较重,应该如何降伏这颗淫欲炽盛的心呢?请法师慈悲开示。 大安法师答: 是呀,现在众生的...
名观世音者,以菩萨因中由观闻性而证圆通,果上由观众生称名之音声而施救护,故名为观世音也。 普门者,以菩萨道大...民以食为天,惟病从口入,吃本来是求得健康益寿的乐事,倘吃的不当反招疾病演变为不幸的后果,我们该吃什么?瑜珈习...
息心,就是把追求世间五欲六尘的那个心止息了,隔断尘缘了,因为那都是梦幻泡影的、轮回的内容。这就是狂心顿歇,歇...【及至永明大师,以古佛身,乘愿出世。方显垂言教,著书传扬。又恐学者路头不清,利害混乱,遂极力说出一四料简偈。...
佛在《法句经》里说:不观他人过,不观作不作,但观自身行,作也与未作。在《四分比丘尼戒本》七佛略教诫中,拘留孙...○修行要在动用中修,不一定要坐下来闭起眼睛才算修行,要在四威仪中,以戒定慧三学,除贪瞋痴三毒,收摄六根如牧牛...
掘地戒制意
【南山律学词典】
上篇:掉臂行白衣舍戒开缘 | 下篇:掘地戒地相 |
【三不退屈】 菩萨修唯识行,有三退屈,成唯识论卷九,有三不退屈说,意思是修胜行时,有三退屈,如果以三事练磨其...
有佛出世得值圆满
沓婆摩罗
行
对首羯磨三十三法
利乐
三种无表色
波婆提伽
九遍知
猕猴淫鳖
六十二见趣
三十日佛名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放生狐狸报恩记
大安法师:如何降伏淫欲心

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及普门的含义
瑜珈习者的饮食长寿观

息心贞信之士
让皇帝感动的永明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