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钞·受戒缘集篇:“若不自称名字,不称和尚字,年不满等,定不得戒。”资持记释云:“三遮中,据无衣钵,应合同科,然非明文,容多异解;今师义判,故在后列。问:‘据定不发,何不名难?’答:‘名可改称,年容待满。非同永障,不在难收。年不满者,须论胎闰、频大布萨,增不满者。”(事钞记卷九·一·一九)
佛教词典 > 南山律学词典 > 正文
亦名:不挑钵中戒缘起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居士设供,手自下食。六群受食,当挑钵中令视空相。居士讥...(术语)Caitya,又曰制底,制怛罗。旧称支提。...法界次第云四弘誓愿: 一、未度者令度 度即超度也,谓众生未度生死苦者,令其得度也。 二、未解者令解 解...(名数)此系入于见道观四圣谛而生,无漏之法忍法智也。名曰十六心。唯识宗谓十六心悉为见道,俱舍宗谓前十五心为见...位于河南开封。寺建于北齐天保十年(559),初名独居寺。唐代开元十七年(729),玄宗东游至此,改名封禅寺。北宋太...谓恭敬供养父母尊长,慈愍怜念一切众生。观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三四一下):“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术语)为一切烦恼起因之根本烦恼也。...(一)梵语 bodhi-druma, bodhi-taru, bodhi-vrksa,或单称 bodhi,巴利语 bodhi-rukkha。又称觉树、道树、道场树、思...【思议】 p0851 无性释九卷十一页云:言思议者:谓依道理,审谛思惟,起分别智,寻思所摄,譬喩所显。...止者法性寂然,观者寂而常照。止好比明镜和止水,观又如明镜和止水一样,能影现万象,所以止和观,是不二的,是一体...佛堂六物之一。又称半钟、小钟、饭钟。形状类似梵钟而较小,一般高六十四至八十公分,悬吊于佛堂内,用以报知法会等...(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兰(lan)帝(di) 頞(e)蓝(lan)谜(mi) 室(shi...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世上的人,长相千差万别,全世界的人找不出长相一样的,这是为什么?人的相貌是人的善恶业的综合表现。-某人经常爱...
在佛门当中,蕅益大师提出了三个修学法门,你是持戒,受戒学律,你喜欢持戒,你就往持戒下手;你喜欢研究教理,听教...
和尚在古印度称师长为Upadhyaya,音译为邬波陀耶或邬波遮耶,省音为乌社、和尚等。意为亲教师、博士等。古又意译为...华严字母很早就接触过,因为非常好听,所以自己特别喜欢。可是因为四祖寺这边没有人会唱,所以这几年诵《华严经》的...
五欲就是前面讲的财、色、名、食、睡,或者是色、声、香、味、触,所引发的我们的欲望,它的这种过失忧患是非常巨大...问: 无法参与道场或团体修行的在家居士,如何才能不退失道心? 慧律法师答: 修行要解跟行并重,如果没办法参与道...
虽居住山林中,亦非贪享山林之清福,乃是勤修戒、定、慧三学以预备将来出山救世之资具耳,与世俗青年学子在学校读书...◆生命的序曲是几声的哭泣,而终结郤只是一声的叹息! ◆生命的本质超越时空之外,死只不过是此世他生形式的改变,...
受具戒三遮定不得戒
【南山律学词典】
上篇:受具戒三遮外余遮事诸部杂相 | 下篇:受具戒不应暗时受 |
(术语)梵名塞建陀Skandha,旧译曰阴。阴覆之义,谓色心之法,荫覆真理也。新译曰蕴。积集之义,谓色心之法,法大...
挑钵中食戒缘起
制多
四弘誓愿
八忍八智
开宝寺
敬上慈下
遍行惑
菩提树
思议
止观不二
唤钟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咒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人的相貌是怎么来的

法门没有高下,成败只看你的发心

和尚与法师有什么异同
学唱华严字母

五欲不能给人真正的快乐
在家居士如何才能不退失道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