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钞·二衣总别篇:“萨婆多,三衣虽不受持,过日无离衣罪。有坏威仪、缺衣二罪。不同善见。若本说净,今作三衣,即失本净。又舍此衣已,更受余衣,前衣说净,不者犯长。”资持记释云:“多论,初明不受无离。亦复非长。善见,离亦犯提,故注显异。若下,次明加受失净。”(事钞记卷三○·三五·一)
佛教词典 > 南山律学词典 > 正文
【杂缘念住及不杂缘】 p1414 俱舍论二十三卷二页云:四中三种,唯不杂缘。第四所缘,通杂不杂。若唯观法,名不杂缘...指佛典。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大四四·九一中):“金容皎梦,玉牒晖晨,虽至教已隆,而斯典未备。”2042...佛教有智悲二门,凡是自利的德行叫做智门,一切利他的德行叫做悲门。...(475~555)梵名 Sthiramati。音译作悉耻罗末底。南印度罗罗国(伐腊毗国)人。为佛陀入灭后一千一百年左右,南印...指识心之主,即第八识。宗镜录卷四十七(大四八·六九六下):“故知第八真识常如舍相,以任运之缘合恒常之道,(中...(369~404)字敬道,又名灵宝。东晋大司马桓温之子。以其举兵入京,篡东晋安帝之位而自立,故晋书卷九十九将其列为...【行处障】 p0607 瑜伽二十卷二十一页云:行处障者:谓如圣弟子,或与众同居,随其生起僧所作事,弃舍善品,数...指犯杀、盗、淫、妄四波罗夷罪之一而后忏悔之比丘。犯此重罪者,即失比丘之资格,然若忏悔,则称为学悔,终身列于比...(传说)义楚六帖十九曰:根本律云:佛行,见有宝伏藏,佛曰此毒蛇也。有人得之。被王知,禁夺。阿难白佛言:毒蛇不...【五非轨则】 p0263 集异门论十七卷十一页云:云何名为五非轨则?答:一、他胜罪。二、众余罪。三、堕煮罪。四、别...(术语)一、三乘,法华以前说声缘菩三乘,有证道之别是也。此三乘中声缘二乘摄愚法之二乘(即小乘)。二、一乘,在...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不要彰扬别人的短处,应该要为他极力的隐瞒;不要炫耀自己的长处,更要韬光养晦,涵养自己的德性。 【分析】 听到看...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当时的国王波斯匿王有一头暴象。暴象常常随着军队征战沙场,无役不胜。然而...五念门是《往生论》的又一重要内容。 第一礼拜门, 身业礼拜阿弥陀佛如来、应、正遍知,为生彼国意故,不仅是指礼拜...问: 末法年代是怎么回事? 成刚法师答: 佛说正法五百年,正法就是有教,有修,有证。在佛那时代,无论出家还是在...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我们这次的主题,就是有关《楞严经》在我们日常修行上的应用。在讲...
大家念佛的时候要观想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这四种是根本。行的时候应常念:人终究是会死的,不一定活到八、九十...佛陀入涅槃五百余年之后,在古印度地区有一位国王,修学佛法非常精进,并且还以最好的饮食供养出家众。在他所供养的...
佛要我们修道人著惭愧衣,服惭愧药。惭和愧,确实我们要生起这个心。无量劫以来,我们由于贪欲才投到这个欲界。尤其...
三衣不受转净
【南山律学词典】
上篇:三衣 | 下篇:三衣不定量 |
(界名)色界之诸天,悉离淫欲而清净,故曰梵天。梵即清净之义也。...
杂缘念住及不杂缘
玉牒
智门
安慧
识主
桓玄
行处障
学悔
阿难见金为毒蛇
五非轨则
三一二乘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推荐】不彰别人的短处,不炫自己的长处

战象自拔淤泥
五念门
末法时代是怎么回事

净界法师:楞严经修学应用

念生死苦,功夫才用得起来
真正的富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