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不犯者,若与欲,若口噤,若非法羯磨,若为僧、塔、寺、和尚、阇梨、同学作损减,不与欲而去者得。”(含注戒本卷中·二九·八)
佛教词典 > 南山律学词典 > 正文
指三布施。又称三施。檀,檀那之略称,为布施之意。据大智度论卷十四载,即:(一)财施,又作资生施。谓持戒自检,不...【三跋致】 晋言发趣,或云至奏。奏,为也,进也。...禅宗公案名。谓住于四川巴州鲁祖山之宝云禅师,每有学人前来问法,宝云即面壁不语,故南泉普愿以下之诸古德对此事有...Jietuodaolun 小乘佛教论书。优波底沙著。成书于2世纪左右。作者被尊为阿罗汉(论师),生平不详。汉译本为南朝...指由有漏因所招感之果报。如人间、天上乃至地狱等三界六道,皆为有漏之果报。相当于四谛中之苦谛。(参阅“四谛”1...高丽僧。日本推古天皇十八年(610)至日本。将儒教(以五经为主)、彩色(绘画)、纸墨之制法及农具等传于日本。为...(杂语)禅录之语。用心注意也。...(术语)因明三十三过之一。宗因喻中属于因之过。谓立犹预不决之疑义于因也。入正理论曰:于雾等性,起疑惑时,为成...【受所引色】 为十一色法中的法处所摄色之一。受是领受的意思,指领受师教(即戒);引是引取的意思,盖戒是色法,...(名数)密教所说身口意之三密也。大日经疏一曰:一者身密门,二者语密门,三者心密门,行者以此三方便自净三业。即...1、唯一的法界,亦即真如的理体。 2、每一法的分界不同,故每一法都叫做一法界。...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
在这个功利盛行、宗教与道德长期被边缘化的社会能踏上信佛学佛的道路,除了宿世的善根之外,在现世还得冲破种种障碍...
我们讲一个实际的故事,来说明偷盗产生的后遗症。 过去,在明朝的扬州,有一个做南北货生意的商人。南北货,就是说...妙高,字云峰,长溪人,他家世世以儒学为业,他母亲临盆前夕梦见一个婴儿坐在莲花之上,手捧而得之,醒来时便生下了...
问: 顶礼法师!轮回中的众生,都有一颗多情的心。我们缘着男女产生情执就有很大的过患,而缘着阿弥陀佛,假如能天...问: 如果念佛念到见佛,是不是就马上跟阿弥陀佛去极乐世界? 大安法师答: 如果念佛念到见佛,这种如果的可能性有...
在《佛说阿弥陀经》中,佛陀反复提到了诸佛说诚实言一语。如经文说: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
在《高僧传》上说:南北朝有一个道秀法师。这个道秀法师,在《高僧传》上说他是博学多闻,通达很多的教理,智慧也特...有一次,佛陀在俱啖弥的地方说法的时候,弟子群中发生很强烈的争执,争执的人互不相让,佛陀就集合大众说教道: 你...
不与欲戒开缘
【南山律学词典】
上篇:不与欲戒缘起 | 下篇:不见举法并解 |
【诸行无常决定】 p1351 瑜伽八十五卷八页云:云何诸行无常决定?由三种相。当知过去未来诸行,尚定无常;何况现在...
三檀
三跋致
古德火抄
解脱道论(Vimuttimagga)
有漏果
昙征
看方便
犹预不成
受所引色
三方便
一法界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安法师出家因缘及体会

偷盗产生的后遗症
妙高禅师

用情执的心攀缘阿弥陀佛对吗
念佛见到阿弥陀佛要走吗

说诚实言--佛教戒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