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是说事理圆融,一入一切,一切入一,相即无碍。...梵语 anāsrava-jāna。指证见真理,远离一切烦恼过非之智慧。为“有漏智”之对称。于小乘,证见四谛理之智,称为无...法华明三魔:一、烦恼,二、五阴,三、生死。大论开四,于上三中,加一天魔: 一、烦恼魔 贪等烦恼,能恼害身...(术语)摄僧摄衣等之地界有作法界自然界之二。依天然之地形而为界境,谓之自然界,行羯磨之作法而结成地界,谓之作...梵语 sarva-vāda-caryoccheda。赞叹真理深妙不可说之用语。又作语言道断、言语道过、名言道断。常与“心行处灭”一...巴利名 Kathā-vatthu。音译迦他跋偷。又作论事说(巴 Kathāvatthu-ppakarana)。系以锡兰大寺派之立场评破诸部派...(杂语)参至师下而问道曰参问。...(杂名)中台八叶院中之五佛也。中台非五尊也。...【欲贪随眠】 p0985 俱舍论十九卷二页云:欲贪随眠、依何义释?为欲贪体、卽是随眠?为是欲贪之随眠义?于余六义,...【无余依涅槃界教】 p1086 瑜伽九十二卷十六页云:若由如是不住烦恼后有苦果;卽由如是乃至寿尽,既灭没已;一切余...【处所建立】 p1020 此有寻有伺等三地中界施设建立八相之第二相。卽欲界中有三十六处,色界中有十八处,无色界有四...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
善能观察真实道理之人,见到任何美好之人事物,无有贪欲;见到美妙之色,亦无瞋爱取舍。智者善能观真实之相,不为假...问: 一个完全没有修持的人死后,能烧出舍利子吗? 大安法师答: 一般来说,你用戒定慧的功德,能转化身心结构、生...
今天讲的内容都关系到我们怎样做人,怎样修行,怎样务实,怎样修自己的德行,一共三个题目,其内容都关系到人一生一...贪念会带给我们许多的烦恼,该如何帮自己除贪、解毒呢? 用布施来对治贪,是最好的办法。所谓布施,就是捐出自己拥...一个人想要成功,就必须先学会驾驭自己的心,有如驾车般地稳控方向盘;想学会驾驭自己的心,就必先发掘自我心灵的光...真正修行用上功的话,一定能净除杂念,一心念佛。同时,你要是在一心念佛,也可以净除杂念。杂念天天减少,那是证明...
供养三宝,供养时指定这些钱要做什么,一指定了它只能做这个他不知道这个因果。 在寺院上讲打油钱不能打醋,油很多...
研究证实,脑部退化与饮食有关。食用具有提高体内抗氧化含量的食物,有助延缓脑部煺化。相对的,饮食中少碰对脑部有...
三跋致
【翻译名义集】
【三跋致】晋言发趣,或云至奏。奏,为也,进也。
上篇:三跋罗 | 下篇:达嚫 |
(物名)神佛前所奉之灯火也。六种供具之一。以标佛之智波罗蜜。菩萨藏经曰:百千灯明忏悔罪。无量寿经下曰:为世灯...
相即
无漏智
四魔(二)
作法界
言语道断
论事
参问
中台五尊
欲贪随眠
无余依涅槃界教
处所建立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淫女惑人成骷髅
没有修持的人能烧出舍利子吗

新春的供养
圣严法师《以布施对治贪念》
心灵之光
净除杂念一心念佛

供养三宝的钱,最好别指定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