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参至师下而问道曰参问。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云何内门?几是内门?为何义故观内门耶?谓外门相违是内门义,除四界二处全及所余一分,是内门。为舍执着离欲我故,...(经名)护法菩萨造,有二万五千颂。西方之学者,以为声明论之至极。见唯识枢要上本。...谓于欲邪行。不深厌患。不远不离。安住成就。如是名为有欲邪行者。...(术语)正之义也。证正道,名为圣。胜鬘宝窟下本曰:圣者正也。以理正物名为圣。大乘义章十七末曰:初地以上,息妄...乌摩,梵名 Umā。原为古印度婆罗门教神妃派所特崇。又称杜尔嘉(梵 Durgā)、雪山神女(梵 Pārvatī)。印度神话...(术语)谓比丘受头陀法者,不数数食,及小食等。唯受一坐食。法于一坐中食,令满足。更无坐食。设未满足,有因缘起...机,指众生之机根;应,指如来之应机化导。以众生皆有善根,故佛随机而应。法华文句卷一上(大三四·三下):“信则...(人名)数论外道名。自龙王承数论之义,大破佛法,后于频阇诃山石窟内化为石。天亲传曰:佛灭后九百年中有外道,名...(杂语)梵网经下曰:若佛子,故饮酒,而生酒过失无量。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真语】 p0918 集异门论十卷十一页云:真语者:谓所说语、不虚妄,不变异。是名真语。...【果能变】 略称果变。为‘因能变’的对称。唯识宗就诸识变现诸法,分别为因能变与果能变二种,所谓果能变,指由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问: 弟子是淘宝开小店的,时常遇到碰瓷的、敲诈的买家,要钱要物之类的。是心平气和的拒绝这种敲诈行为呢,还是接...
一向专志是有成就的菩萨之修行秘诀。大乘经典讲阿鞞跋致不退转菩萨,他有个特点就是常行一法,就是恒常地修行一种法...要想当一名考古学家,就得舍弃城市里的舒适;要想做一名登山健儿,就得舍弃娇嫩白净的肤色;要想当一名科学家,就得...
《优婆塞戒经》这部持五戒的经说报有四种报: 第一种是现报, 也就是你今生做的业,现就受报,现世现报,现在这个时...念佛不是要等的,这个因循等待可能就耽误了我们自己。有的人他听到念佛法门也觉得不错、蛮好的,然而他常常会说:等...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有诸国王及婆罗门等。见诸老病及生产妇女。若一念间。具大慈心。布施医药饮食卧具。使令安乐。...一、求佛而不修佛 佛法是修行法门,是从内心去参悟自然、宇宙、生命存在的法理,修去心灵上存在的污垢与愚见,达到...
美国度轮老法师(宣化上人)弟子恒某师、恒某师,来承天寺参拜老和尚,是日傍晚,老和尚与两位客僧在佛殿旁纳凉,老和...
参问
【佛学大辞典】
上篇:参退 | 下篇:参堂 |
生,义即次第出生因、行、证、入四转功德。众生证果之过程,共有十六个生起次第;亦即以十六菩萨之位次表示真言行者...
内门
杂宝声明论
有欲邪行者
圣
乌摩妃
一坐食
机应
频阇诃婆娑
五百世无手
真语
果能变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开店遇到敲诈该怎么办

修行之秘诀--一向专志
学会取舍

果报有四种,有的是定,有的是不定
善根深厚的人,不会投生在这个世间

具大慈心布施,如是福利最不思议
修行要去掉这二十种错误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