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亲释五卷六页云:于此复疑:若有情义,实无所有;云何证真诸菩萨等,作彼利乐觉慧为先,彼彼趣中,摄受自体?为除此疑;说变化喻。显依他起、譬如变化,实无有义。由化者力,一切事成。非变化义、而不可得。应知此中、亦复如是。所受自体、其义虽无;而有能作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所受自体、义现可得。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指直接体达一切诸法当体即空,无实生实灭之观法。如金刚经所说(大八·七五二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名:还财四分高出余宗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以此诸文,故知诸部舍即全舍;非是自欺。四分亦尔。由全舍故,但知...(杂名)初宿胎内之位。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三之上曰:我初生时揽父母身,分以为已有,名歌罗逻。歌罗逻时,名曰无...(术语)众生本具之一心,大觉之妙体也,是云佛心。此心决定不改,故云印。犹如世间之印契,以此心印为禅之体而穷明...这是圆教之极谈。圆教之意,中道佛性,遍于法界,故不问有情无情,悉皆成佛。密教也说万有本来,为六大所成,不见有...云何正业?谓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乃至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思择力故。除趣邪命身三恶行。于余身恶行所得无漏。...(杂语)禅林之目。师之兄弟也。见象器笺五。...(仪式)凡禅家讽唱之末,必有十方三世等语,此名略三宝。谓十方三世一切佛者,佛宝也,诸尊菩萨摩诃萨者,僧宝也,...六方礼经曰父母视子有五事: 一、使去恶就善 四、为娶妇 二、教以书疏 ...【出离界】 p0481 品类足论六卷十五页云:出离界云何?谓出离及出离相应受想行识,若彼等起身语业,若彼等起心不相...(譬喻)以禅定为铠甲护身也。华严经净行品曰:见着甲胄,当愿众生,常服禅铠,趋无师法。...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
研究证实,脑部退化与饮食有关。食用具有提高体内抗氧化含量的食物,有助延缓脑部煺化。相对的,饮食中少碰对脑部有...
我们应远离恶业,勤修良善,就不会遭如是报应,不遭那些不顺利之报,当然有福。远离恶业有福,亲近善业有德。有人认...过去有一个大富翁,家有良田万顷,身边妻妾成群,可日子过得并不开心。 挨着他家高墙的外面,住着一户穷铁匠,夫妻...问: 整形美容在台湾很风行,甚至有母亲送给女儿的生日礼物,就是一对双眼皮,或一个高鼻梁;还有人为了「开运」、...
菩萨虽然利益众生,看众生受苦,终日度众生,但不见众生相。如果他有执着的心,那就是法执了,就有执着了。有执着了...有智慧的人是没有烦恼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时时调伏自己的心念。发现自己在失望、生气、悲伤、嫉妒、怨恨时,要立刻...
1、集曼陀之雅华,旃檀之凝香;祈万佛之祥光,龙天之赞唱。舒畅为地,福慧为基,悲智为梁;方便为门,六度为梯,菩...我们中国有眼口鼻心思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阿弥陀佛的,也没有一个口里头不曾念过几声阿弥陀佛的;那二万万的妇女们...
变化喻
【法相辞典】
【变化喻】 p1465
上篇:变吐 | 下篇:变似了 |
(术语)对顺观而云,逆次修观也。例如观十二因缘,不依无明,行,识,之次第,而观老死,病,生,有也。即从果探因...
体空无生观法
舍堕还财四分高出余宗
歌罗逻
佛心印
非情成佛
正业
法叔
略三宝
父母对子
出离界
禅铠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少碰9种对脑部有害的食物

如何远离那些不顺的报应
面对诱惑要常淡然
圣严法师:整容能改命吗

菩萨终日度众生,但不见众生相
圣严法师:自认愚痴也是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