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七十三卷二页云:问:彼一切法,当言以何而为自性?答:诸法自性,不可言说。问:云何应观彼诸法相?答:如幻事相,非全无有。譬如幻事,有幻事性;无象马车步末尼真珠金银等性。如是诸法体性,唯有名相可得;无有自性差别施设显现可得。相、由相名,相之自性,实不可得。如相;如是名、名自性,分别、分别自性,真如、真如自性,当知亦尔。正智、由正智名,正智自性,实不可得。何以故?于一切种随言自性,不成就故。若谓诸相,自性安立,即称其量,假立名言;此假名言,依相而立;是则于相假立名前,应有彼觉。如已立名。又于一相所立名言,有众多故;有差别故;应有众多差别体性。是故名言依相而立,不应道理。若谓诸相,如名安立;由名势力,相自性起;是则彼相假立名前,应无自性。彼既无有;假立名言,亦应无有。是故二种俱成无过。又假名言,有众多故;有差别故;应有众多差别体性。又依他过。由彼诸相,但依于他,假建立故。是故一切假立名言,如其自性,不应道理。犹如所起种种幻类。譬如幻者,造作种种幻士夫类,谓男女象马熊罴等类;非彼诸类,如其相貌,实有体性。如是诸相,非称名言有实体性,当知亦尔。若谓离彼相及名言,二种和合,有自性生;彼于诸相,或于名言,或二中间,应现可得。然不可得。是故此计,不应道理。由此因缘,随言自性,于一切种,皆无所有。若谓名言,能显自性;亦不应理。若取不取,假立名言,俱有过故。若取相已,假立名言,便不成显。若不取相,假立名言;无事名言,不应道理。又如前说所立名言有众多故有差别故,则有众多差别体性;成大过失。又照了喻,不相似故;不应道理。不相似者,照了因缘,于一切事,无有差别。种种亦尔。能取因缘名言不尔。问:不可言中不可言言,既现可得;是故法性不可言说,不应道理。又造幻者所造种种幻化形类,虽彼形类非如其性;然有种种能造幻事,如其自性。是故譬喻,亦不相似。答:正立宗时,不可言言,亦已遮遣。为令觉知如是义故;方便施设譬喻等故;非不相似。虽假名言,非如彼性;不可言义,非不是有。问:若诸相事,假立名言,则便得有;若不假立,则不得有。若如是者;喻可相似。不可言计,亦应道理。若不尔者;不可言计,则为唐捐。答:如是由先所起八分别故;于现在世,三种事生。如本地分,已说其相。即此所生三种事故;复起分别。由此道理,诸杂染法,展转相续,无有断绝。由此因缘,其喻相似。分别假立,若断灭时;诸杂染法,皆可随灭;证得圣智。此是量故;不可言计,亦不唐捐。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亦名:缘不净 子题:翻秽令净、净人行食 行事钞·四药受净篇:“缘不净者。本是净具,遇缘染污,故须 翻 秽令净 。...【灭依止】 p1212 显扬二卷十四页云:灭依止者:谓已得蕴界处无余永断依故。...苦是指四圣谛中的苦谛,即生死的果报;集是指四圣谛中的集谛,即烦恼的恶业。知苦断集就是说知道了生死的痛苦之后,...华严经疏云法师十德:华严经十地品中,第九善慧地,菩萨修行一切功德行愿,作大法师。善能守护如来法藏,以无量善巧...亦名:制听二教 子题:制教有二、制作、制止、听教 行事钞·持犯方轨篇:“(一,标能摄之教)就所持者,持犯二种,...(杂名)宿泊于旦过寮之僧。谓行脚之禅僧也。...(人名)或云檀贰迦,或云但尼迦,或云达腻迦,或云陀尼迦。善见律云:檀尼迦是名,此比丘是瓦作家子。善见和泥作屋...(一)位于湖南大庸县永定镇。明代永乐十一年(1413)创建,清代重修。现存建筑有大佛殿、二佛殿、观音殿、高贞观与两...指生于天界之因业。释氏要览卷中引业报差别经(大五四·二九一上):“具修增上十善,得生欲界散地天;若修有漏十善...【发光地】 p1160 瑜伽四十八卷六页云:由发闻行正法光明等持光明之所显示,是故此地名发光地。由内心净,能发光明...亦名:遇俗随机慰问 行事钞·导俗化方篇:“地持云,若见众生,当即慰问,舒颜先语,平视和色,正念在前;问言,道...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
感应的事相、事迹,可能我们还多多少少会感受到,叫感应之迹。一般感应之迹会谈到六种形态的感应。 显感显应。这个...人的一生,不论是谁都会遇到许多挫折,但是不管怎样,你都要善于用微笑营造让人心情愉快的环境,千万不要摆出一幅冷...佛教初来东土,到汉地传法的多是外国僧人,人们按照中土习惯,并为方便称呼,往往要给他们起个简化的音译汉姓。开始...
经文: 昔有一人,形容端正,智慧具足,复多钱财。举世人间,无不称叹。时有愚人,见其如此,便言我兄。所以尔者,...
无论出现何种心境快乐或不快乐,都别在意,我们应经常提醒自己:这是不确定的。 人们通常不太考虑这是不确定的,但...
中国向有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之说,侧面反映出中国所有佛教宗派中,就普通老百姓来说,净土宗影响最广泛。很多老...
金光明沙 金光明沙系根据密部,持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所加持之土沙。目的即在利益亡者。透过咒力、愿力及心力三...
近代高僧说,身为有情众生,每个人都想要离苦得乐。虽然有时也会起颠倒,造了很多罪业使令自己痛苦,但是想要离苦得...
随言自性不成
【法相辞典】
【随言自性不成】 p1370
上篇:随顺教授 | 下篇:随法行补特伽罗 |
(杂语)三惑同时可断,抑异时可断,别圆二教不同。别教为隔历三谛次第之三观,其三惑异断勿论矣。先于十住初位发心...
翻净中缘不净须翻
灭依止
知苦断集
法师十德
持犯方轨所持犯体制听二教
旦过僧
檀尼迦
普光寺
生天因
发光地
说法当?‥机慰问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佛陀的感应之道
微笑就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出家人姓「释」的由来

百喻经·认人为兄喻

快乐或不快乐,这都是不确定的

何以念一声佛号能灭多劫重罪

金光明沙、咒轮、往生被超度亡人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