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异门论十一卷四页云:诸所有受者:云何名为诸所有受?答:尽所有受,谓六受身。何等为六?谓眼触所生受,耳鼻舌身意触所生受。如是名为诸所有受。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心所俱起者: 一、五法五俱起 谓于遍行中,有随一起,余四亦必俱起也。 二、九法必六俱 谓于别境五不定四...(术语)对缘起之称。缘起者真妄和合而起之诸法,故有染净之差别,是乃因位之如来藏。性起者唯真如法性自起而为诸法...乃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三十七愿,出自无量寿经。此愿名依论、释之不同,又作令成尊德愿、闻名修行得他敬益愿、闻名...(名数)烦恼障,智障也。新译为烦恼障,所知障。贪瞋痴等诸惑,各有二用:一者发业润生而缚有情,使在三界五趣之生...凡五十六卷。清朝彭绍升(法名际清)述。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九册。集录后汉时代至清乾隆年间,二百余位佛教外护居士之...【肉眼】 p0635 如三眼中说。 二解 集异门论五卷十五页云:肉眼云何?答:杂骨肉血,净四大种所造眼界眼处...(经名)法华经普门品即观音经之异名。谓于当世流通中最尊之经也。法华文句十曰:此品是当途王经,讲者甚多。大部补...全一卷。唐代法藏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本书系基于华严宗初祖杜顺之五教止观,阐明华严宗之观门。分为法是我非...【不调伏有情戒】 p0337 瑜伽四十一卷十八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应可诃责,应可治罚,应可...(菩萨)观音菩萨也。大悲之名,虽通于诸佛诸菩萨,而此菩萨为慈悲门之主。故特以名之。请观音经曰:亦闻大悲观世音...二者相同为一,二者相异为异,不论偏于任何一方皆有所失,佛教遂主张中道,以矫此等偏失,故说“不一不异”。 p70...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
【四天王。地藏菩萨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若遇窃盗者。说贫穷苦楚报。若遇邪淫者。说雀鸽鸳鸯报。 若遇恶口者...印光大师是现代著名高僧,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大师一生常以书信法语开示弟子,告诉弟子往生净土的修证方法和为人处...
现在人都是在冷气间里得病的,这里冷气可以很冷很冷,但是试了几天了,认为温度不能低于二十六度。冷气是给你凉快凉...
无生毕竟有生在。 无生是谈理的,不生不灭的法性理体,真如理体,它是无生的。但是,没有证到这个无生的法性,一个...
在与一位居士聊天时,他问佛教到底是怎么样的,自己忽然脱口而出说:佛教就是告诉我们人生如戏,但每一个人要努力扮...
有一天,佛陀在鹿野苑,对围绕身边的五百位弟子说:无数劫之前,有一位辟支佛,长得非常庄严,眼目澄清如水,身上发...学佛要学习自度、度人,「自度」必须时刻反省自己的身、口、意三业,若言行不当或有过失,则必须鞭策自己更用心。 ...
问: 请问如果一个女孩子发心出家了,也许几年以后想还俗,可以吗?有什么说法?她还可以有家吗? 大安法师答: 出...
诸所有受
【法相辞典】
【诸所有受】 p1347
上篇:诸受皆苦 | 下篇:诸所有行 |
(术语)隶字也。攞者一切法相不可得之义,于此加三昧声,即离相三昧也。大疏十曰:罗是相,加此翳声,即是三昧,离...
心所俱起
性起
人天致敬愿
二障
居士传
肉眼
当途王经
华严游心法界记
不调伏有情戒
大悲菩萨
一异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推荐】地藏菩萨讲因果报应的道理
印光大师法语的人生哲理

夏天贪凉的危害

无生毕竟有生在,离相依然住相中

人生如戏努力演

【推荐】有什么值得生起欲爱之念
老先生与小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