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四卷六页云:诸法皆以世尊为本者:由佛世尊,是其最初现等觉故。世尊为眼者:现等觉已;为诸天人,等开示故。世尊为依者:所说法中。随所生起一切疑惑,皆能遣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又作归程详参。即回光返照以参究自己本来之面目。乃谓大彻大悟后之精进修行,以保任佛道之要机。普劝坐禅仪(大八二...有二说:(一)指苦岸、萨和多、将去、跋难陀等四比丘。此四比丘本为过去大庄严如来之弟子,于如来灭度后舍弃第一义无...(杂语)守护国经九载释迦成佛记内云:于鼻端想净月轮,于月轮中作唵字观。...【一剎那业有现受生受后受差别】 p0019 瑜伽六十卷十三页云:或有所生一剎那业,唯现法受;或有所生一剎那业,...(职位)粥饮时,行饭羹茶果等之行者也。或单称供头。见象器笺八。...亦名:不非时食戒开缘、过午不食戒开缘、不过中食戒开缘 子题:罽尼、吐下药、[口*见]、黑石蜜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一、即身成佛的语义 即身成佛的简单解释是:不须改变现在的肉体,能够成为正知正觉的佛。成佛是学佛的人所期望...机,枢机;要,精要。又作要机。续高僧传卷四(大五○·四五七上):“极空有之精微,体生灭之机要。”宏智禅师广录...株杌有三,谓贪、瞋、癡。由依止贪瞋癡先所串习为方便故,成贪等行心不调顺,无所堪能难可解脱,令诸众生难断此行故...指大本十万偈“金刚顶经”所载之十八说会。全称金刚顶经瑜伽十八会,或称金刚顶经十八会。十八会为:(一)一切如来真...(术语)谓有力能堪物也。起信论曰:于一切时一切处,所有众善,随己堪能,不废修学。止观七下曰:地持云:得胜堪能...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广种福田的意思是多结人缘。福田有两类共四种:两类分别为敬田和悲田;敬田包括三宝恩、国家恩、父母恩,悲田包括穷...
佛陀出世以后,先讲生死流转的果报。我们前面讲人天乘的时候,佛陀对人天安乐的果报,并没有加以否定,我们可以看得...
关于居士对出家师父的称谓 所谓佛法于恭敬中求,身为一个在家居士,乃至出家人,对于出家师父的称呼方式,皆有佛门...
苦谛 即三界六道之苦报。此苦报包括有情及有情所依处,即有情世间、器世间。苦以逼迫为义。《华严经》云:苦圣谛,...本焕长老圆寂前见到的最后一位居士是谁?他就是跟随本老十年之久的大居士唐玉。他在目睹了本老存世的最后时刻后,更...
根据佛教所说,人是由五蕴构成的:色、受、想、行、识。 每天我们会有很多感受。有时候我们很快乐,有时候很痛苦,...一位行者到寺庙中拜谒在这里修行的禅师,希望禅师能够解开他心中的疑惑。 行者问道: 禅师,人的欲望是什么? 禅师看...
凡人即将死亡,乃生命中最为微弱时刻,许多临终者面对死亡不知所措,此时助其正念,指引其焦虑迷茫的心灵回归本来清...
诸法皆以世尊为本为眼为依
【法相辞典】
【诸法皆以世尊为本为眼为依】 p1363
上篇:诸行流转智多诸行还灭智 | 下篇:随密 |
(术语)三心相见道之后,又有十六心相见道。此亦有二种:一、法智与类智配于上下二界而成十六心,如前之小乘。二、...
归程祥参
四恶比丘
释迦观唵字成佛
一剎那业有现受生受后受差别
供头行者
非时食戒开缘
即身成佛
机要
株杌
十八会
堪能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圣严法师:为了广种福田

从痛苦中觉悟,往生的力量才能坚定

在家居士怎样正确称呼出家人

略说四谛--苦集灭道
百岁本老与一位幼童的传奇因缘

快乐与否取决于觉照
欲望是累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