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二十四卷十一页云:谓有大衣,或六十条,或九条等,或两重刺,名僧伽胝。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巴利语 sabbe savkhārā aniccā。指一切有漏法皆不具有恒常之性。又作一切行无常。乃如来所说四法本末中之初法本...(术语)道之化人如风之靡草者。无量义经曰:道风德香熏一切。释氏要览中曰:宝林传云:祖师难提至摩提国。一日有风...(杂名)由光明而成之金台。观无量寿经曰:尔时,世尊放眉间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无量世界。还住佛顶,化为金台,...有因缘造作之法,叫做有为法,无因缘造作之法,即叫做无为法。在五位百法中,前面的九十四法,皆是有生灭变异的有为...(杂语)犹言厄运也。...(术语)对所依而言。如地之于草木,地为所依,草木为能依。...【四善根以十七门分别】 p0466 大毗婆沙论七卷一页云:问:暖、有何意趣?答:先所修集一切善根,(谓从布施,乃至...释迦佛一代教法的本体。关于教体诸师所说略有不同,有人是以音声为体,有人是以名句为体,有人是以真如为体。...【先所受行次第随念想】 p0634 瑜伽三十三卷十七页云:先所受行次第随念想者:谓由此想,从童子位,迄至于今,...(流派)禅宗五家之一。唐潭州沩山禅师,名灵祐,嗣法于百丈海禅师。江西仰山禅师,名慧寂,嗣法于沩山。师资相承,...(名数)又名再往。谓再诠义也。止观七曰:一往然,二往不然。...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所说的法,你信这法,却去谤那法,这都是灭法。如果我是讲经、诵经,我说念佛的不好,我就是谤念佛的,这就是谤法...
上学时,一个女同学趁小长假到外地与男朋友小聚。听说她是坐了二十几个小时的硬座去的,同学忍不住说了句:我要是她...佛法对苦有相当多的阐述,它将人生分为生、老、病、死四苦,再加上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蕴炽盛,就形成了八苦...
【原文】 复次,有三种得病因缘不同:一者、四大五藏增损得病,如前说。二者、鬼神所作得病。三者、业报得病。如是...
唐三藏法师 玄奘 集 明憨山沙门 德清 述 八识规矩者,初玄奘法师糅《成唯识论》就,窥基法师因见本论十卷,文广义幽...知人不必言尽,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口德于己; 责人不必苛尽,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肚量于己; 才能不必傲尽,留三...
大文为三:初总标,二别明,三结叹。 今初: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不论在家出家,但是归依于佛...
希望我们的道友你读哪部经的时候,哪部经都告诉你修行的方法,也告诉你修行的次第。都有修行次第的,哪部经里都有。...
僧伽胝
【法相辞典】
【僧伽胝】 p1293
上篇:障碍有对 | 下篇:缘起事 |
【趣三菩提】 p1327 瑜伽七十卷十一页云:由二因缘,趣三菩提。一、无疑惑故,二、不可坏故。...
一切诸行无常
道风
光台
无为法
劫数
能依
四善根以十七门分别
教体
先所受行次第随念想
沩仰宗
二往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对于一切圣人贤人、我们不要随便批评

不要去惊动别人的幸福
圣严法师《知苦、体验苦、不以为苦》

得病的因缘与疾病出现的相状

憨山大师:八识规矩通说
留三分余地于人

蕅益大师《八大人觉经略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