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犹言厄运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Patni,译曰女。性灵集八曰:心似四波之缚底。同便蒙曰:四波四波罗蜜菩萨,缚底女梵语也,亦云波帝,此云...(名数)密教所说。...【缘起甚深由二因缘开示令浅】 p1307 瑜伽九十三卷十四页云:复次缘起本性,最极甚深;而有一能开示令浅。当知此由...(1258~1308)为越南禅宗竹林禅派开祖。原为越南陈朝之国王,名慧光。十六岁即王位。性耽禅悦,常赴东究寺及赐福寺...【应时而说】 p1400 瑜伽八十四卷二页云:应时而说者:若了知彼愿乐欲闻,及堪闻者;方可为说。坐卑座等,是名为时...即将佛陀之教化分为教内与教外二种。即:(一)教内之法,指佛陀以言语传授教法。(二)教外之法,相对于教内之法而言,...【八识六义】 慈恩大师窥基,在《百法明门论解》一书中,解释此含摄八识的心法,有曰:‘心法者,总有六义:’这六...(术语)该罗事物之称。玄应音义曰:说文云:一切,普也。普即遍具之义,故切宜从十。说文,十谓数之具,从七者俗也...(杂名)寺院也。僧着缁衣,故曰缁。寺院为僧所居住之丛林,故曰缁林。林者言僧众之多也。唯识枢要上曰:至年十七,...四谛的十六行相,简称十六行,又叫做十六谛观,即苦法智忍等十六种观法。...巴利名 Jātakatthakathā。又作本生义释(巴 Jātakattha-vannanā)、本生释(巴 Jātaka-vannanā)。作者不详。...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维摩诘所说经...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
若当下不分别,当为最吉祥。我持咒的时候,不起分别心,是故当处最吉祥;我念佛的时候,不起分别心,是故当处最吉祥...大海边,一家渔民陷入了绝境之中。严冬来了,海风掀翻了他们的渔船,恰好又赶上渔夫患上重感冒。天寒地动,债主上门...在明白了我人本具的佛性,和因妄想执着而起的妄心;认识了生死流转的根本──阿赖耶识,和支配此识的力量──业力;...◆把坏事当好事办,人生就只有快乐、没有抱怨。 万通地产董事长 冯仑 ◆永不抱怨的人生态度才是第一位的。 阿里巴巴...以智慧选择朋友至为重要,如何以智慧维护友谊,使善缘常住,同样重要。佛陀所言尊敬有德者,就是在告诉我们:友谊之...问: 如果念佛念到见佛,是不是就马上跟阿弥陀佛去极乐世界? 大安法师答: 如果念佛念到见佛,这种如果的可能性有...
《无量寿经》里法藏菩萨忽然提出了一个不一样的思路,法藏菩萨说:斯义弘深,非我境界,唯愿如来慈悲,讲述十方诸佛...
问: 请师父开示,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净界法师答: 念佛三昧,得看他有没有理观。如果他没有理观,念...
劫数
【佛学大辞典】
上篇:劫焰 | 下篇:劫尽 |
【悭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小随烦恼心所之一。悭者悭吝,财物不肯施舍,法理秘不告人,鄙恶地蓄积财法。《成唯识...
缚底
三种轮身
缘起甚深由二因缘开示令浅
陈仁宗
应时而说
教内教外
八识六义
一切
缁林
十六行
本生注
【大藏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不起分别心,是故当处最吉祥
生存没有绝境,只看你肯不肯
于凌波居士:佛教的人生观
关于不抱怨的名言
十种维护友情的方法
念佛见到阿弥陀佛要走吗

净土法门的特点从法藏菩萨的时候就开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