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九卷十三页云:复次有二安立业杂染论。一者、邪论,二者、正论。言邪论者:谓如是说:若有故思凡所造作诸不善业;一切决定当受恶趣。此论便谤修行梵行、能证涅槃。何以故?诸有情类、不易可得于现法中,无有故思造不善业;况在余生。若彼决定感恶趣者;便应无有解脱可得。是故当知此为邪论。若如是说,诸有故思造不善业,此业亦作亦增长者;定于当来受不可爱恶趣异熟。若有虽作、不增长者;彼彼法受为依止故;诸所造作或乐、或苦、当于造时,于现法中,此业决定或顺乐受,或顺苦受。诸有造作如是业已;若无追悔、不修对治、补特伽罗;彼于此业,若更增长,若不增长;此业虽定顺现法受;亦转令成顺恶趣受。于现法中,能障解脱。诸有造作如是业已;若生追悔、修习对治、补特伽罗;彼于此业,若不增长,若更增长;此业虽是顺恶趣受;亦转令顺现法受,不障解脱。是故此论、不名诽谤修习梵行能证涅槃。当知此论、是为正论。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出家者有四种所作四所对治法】 p0485 瑜伽二十卷七页云:又出家者,于出家位中,时时略有四种所作。一、常方便修...禅林用语。黧奴,又作狸奴、狸奴,猫类。白牯,白牛。均系无知之动物。禅宗多用以比喻根机卑劣、不解佛法之人。景德...【审解了】 p1340 瑜伽八十四卷八页云:审解了者:修所成慧。...(术语)报身佛对于化身佛谓之真佛。又谓无相之法身。无量寿经曰: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临济录曰:真佛无形,真法无...指获得华严宗三乘教之法益。乃相对于一乘教之得“出出世益”而称。华严五教章卷一教义摄益条下(大四五·四八○上)...(一)指上行菩萨(梵 Vi?ista-cāritra)、无边行菩萨(梵 Ananta-cāritra)、净行菩萨(梵 Visuddha-cāritra)、...(术语)含识之众类。谓诸有情也。大唐三藏圣教序曰:微言广被,极含类于三途。遗训遐宣,导群生于十地。...(术语)四等之一。诸佛之言音为同等无二不增不减者。见楞伽经三。...又作结婚。结夫妇之缘,即以性结合为基础之两性持续关系。其种类自未开化时代之乱婚、群婚,经过一夫多妻、多夫一妻...(术语)通力之一种。依凭药力咒术等而现神通之作用,故云依通。所谓神仙之类是也。五通之一。见宗镜录十五,三藏法...Yongle Nanzang 为明永乐年间据《洪武南藏》的重刻本,编次有所改动。经版57160块。全藏636函,千字文编次天字...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楞严经五十阴魔章...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
念佛一法,切切不可看轻,乃是最简单、最圆妙之无上法门。可谓大陀罗尼(译大总持)门,能总一切法,能持无量义。释...
撒哈拉沙漠,又被称为死亡之海。 进入沙漠者的命运:有去无回。 直到1814年,一支考古队第一次打破了这个死亡魔咒。...
净土宗的修学,在大乘当中它最重要的特色就是佛力加持。也就是说,一般的圣道门的修学,当他的心跟法接触时,只有两...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我们判定一个人到底是不是一个大乘的菩萨,关键点不在于他造了善业或造了罪业,...
《列子说符篇》记载赵国邯郸城民众在正月初一贡献斑鸠给赵简子,赵简子每每都会厚赏民众后,将斑鸠放生,以显示诸侯...弟子问老师:您能谈谈人类的奇怪之处吗? 老师答道: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他们以健康换取金钱,不...
化法四教中最圆满的教法是圆教,圆教是不思议境界,整个天台宗,最为核心,最为深奥、广博的就是圆教,并非区区数语...营养学家认为,经常吃些降脂清肠的食物,不仅能排除油腻,更能保护心血管,防止三高。 1.燕麦: 具备降胆固醇和降...
业杂染论二种安立
【法相辞典】
【业杂染论二种安立】 p1220
上篇:业差别有十三种 | 下篇:过患相 |
梵语 buddha-dhātu 或 buddha-gotra。又作如来性、觉性。即佛陀之本性,或指成佛之可能性、因性、种子、佛之菩提之...
出家者有四种所作四所对治法
黧奴白牯
审解了
真佛
出世益
四菩萨
含类
语等
婚姻
依通
永乐南藏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大藏经】六度集经

一念佛名,能净身口意三业

善良,是我们为自己留下的路标

我们要在临终之前做好两件事情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古代帝王护生放生的故事
人类的奇怪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