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一卷十页云:云何意识自性?谓心、意、识。心、谓一切种子所随依止性,所随依附依止性,体能执受,异熟所摄阿赖耶识。意、谓恒行意,及六识身无间灭意。识、谓现前了别所缘境界。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能引无义】 p0894 集异门论十卷七页云:能引无义者:谓所说语,能引种种不饶益事;是名能引无义。...(杂语)多闻天之宫殿。...凡三卷。明代袾宏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本书集录我国与印度往生西方者,计分九类:(一)沙门往生类,东晋慧远至...寂是圆寂,涅槃的意思,示寂就是示现涅槃。...最善之佛陀与最恶之恶魔,于表相而言,形成两个极端,然就实体本性言之,则佛中并无佛性,魔中亦无魔性;盖诸法本无...梵语 divya-puspa,巴利语 deva-puppha。指天上之妙华。又指法会时,散于佛前,以纸作状如莲花瓣者。据法华经卷一序...【意识分析】 八识心王中的第六意识,除了‘五俱意识’与前五识同缘色、声、香、味、触五境外,还有‘独头意识’缘...梵语 prahāna-mārga。指能伏断、离灭惑障之道力。又称灭道、对治道。此“断”非唯断灭惑障,乃含有伏、证之义。加...(杂名)释迦之异名,大日经疏四曰:是故无量应度众生四种魔军由此退散,是故号为寂业师子。演密钞五曰:号为寂业师...【无寻无伺法】 p1070 品类足论六卷十七页云:无寻无伺法云何?谓寻伺不相应法。...为观音菩萨三十三身之一。其形像系乘云飞行于空中,能制伏雷电等魔扰。法华经普门品(大九·五八上):“云雷鼓掣电...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我盼挽回青少年问题,著作《青少年的觉醒》这本书:主要有二个目的:一是激励有志向上的青少年,支持你们,更上一层...从前,有一个叫耆婆的老先生,他会一种很特别的功夫,即对音声非常敏感,只要有任何声响发出,他就能凭藉双耳分辨出...
原文: 今之时,是何时也。南北相攻,中外相敌。三四年来,人死四五千万。自有生民以来,未闻有如此之惨凄者。又复...每个人,几乎都知道心情不好,对身体是巨大的威胁!就连医生也经常在评价某些病人的时候说:主要是压力太大!坏心情...问: 什么是忏悔?为什么要忏悔业障? 大安法师答: 忏悔两个字是梵文和中文的组合:忏是忏摩,就是陈述发露自己犯...
当你念阿弥陀佛心咒的时候,你要想:我的心跟佛的心是一心,把我的贪、瞋、痴、慢、疑变成了戒、定、慧,这是可以转...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家长、老师常常因为孩子进步缓慢而着急,由此或者粗暴地给孩子戴上脑子笨、...
什么是带业往生呢?从唯识的角度来说就是,我们造了业以后(当然造业是一种身口意的活动),但是造完以后,这个业力...
意自性
【法相辞典】
【意自性】 p1207
上篇:意成 | 下篇:意有三种 |
触犯遮戒之罪。戒有性戒和遮戒二种,杀盗淫妄是性戒,饮酒等禁戒是遮戒。触犯性戒之罪重,触犯遮戒之罪轻。...
能引无义
多闻室
往生集
示寂
佛魔一如
天华
意识分析
断道
寂业师子
无寻无伺法
一如观音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青少年堕落犯罪的原因
天耳通

劫难之中当如何来修持
生气对身体的伤害
为什么要忏悔业障

德的光辉跟世间的相貌完全不一样
三十六计教出好儿女
